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滇人崇蛇意象考.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滇人崇蛇意象考.doc

滇人崇蛇意象考   摘 要:通过民族民俗研究的深入和相继出土的文物资料解读,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了“滇人崇蛇”的文化现象。但随着民族社会的迅速发展,以及自然环境的变迁,无论是从蛇图腾的意象到文化内涵均呈现出由单一走向多元的趋势。   关键词:滇人;图腾;形态;崇蛇   中图分类号:C9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3-0152-02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从云贵高原古滇文化墓地的考古中发现了大量东周到秦汉时期的文物。这批文物以独具特色的蛇崇拜资料使得学界震动。   关于蛇图腾,学界大多习惯以龙图腾的一个分支或一个方面来进行研究。闻一多先生《神话与诗》中有这样的结论:“龙的形象最初可能是由巨蛇演化而来,它可能是由以蛇为图腾的各部落在融合了其他图腾的某些因素之后化合为龙的形象。”[1]对龙蛇关系在概念上的认识和判断,学界虽然仍有争论。但通过仔细研究和田野考证,笔者认为在云南部分地区的部分民族部落中,确实存在着龙蛇一体或者龙是蛇变体的习惯。   滇人中以蛇为图腾信仰的民族有白族、拉祜族、景颇族等,并且都有各自民族独特的“意象崇拜”和“信祭仪式”。本文拟以楚雄彝族和景洪傣族的神话传说、民族习俗等要素来考证“滇人崇蛇”的丰富文化意象。   一、民族神话中的蛇故事   彝族著名的叙事长诗――《赛玻嫫》,其实际内容就是人蛇通婚的爱情神话,大概是说:   龙王带着蛇郎来人间游历,因为贪恋人世的美好,所以蛇郎不愿意跟随龙王回家。龙王大怒,于是做法水淹尘世。蛇郎救下了一男一女,二人最后成亲生下七个女儿。六个女儿分别嫁给了貂鼠、猴、兔、鸡、豹子和老虎。在一个旱年,一条蛇因为救活了田里的庄稼,二人许诺将七妹嫁给它。未成想,这条蛇竟变成了一个英俊小伙。七妹和蛇郎回娘家时,懒惰的大姐见蛇郎英俊,遂起坏心(将七妹推进水井),“乔装打扮姐作妹”,跟蛇郎回了家。被害的七妹想要揭穿大姐的阴谋就变成了一只画眉鸟,却被大姐看穿后烧成木炭,变成木炭被扔进粪桶,蛇郎挑粪种菜,七妹就变成大白菜……苦情的七妹几经辗转,最后成功复活并指证了大姐罪孽,终又和蛇郎幸福快乐的生活在一起。   在傣史《泐西双邦》中有这样的记载:传说上古时期西双版纳地区有一位半人半蛇的地方神(或译坝子神),他原本是得到“天王封委”(天神策封)的西双版纳王,名字叫作“召法龙慕”。由于这位人间的王者想要长生不老,所以吞下了“雅布罗”蛇药,却不幸变成了半人半蛇的神[2]。召法龙慕在西双版纳傣族地区至今被奉祀为族神之一。祭坛就设在勐景洪曼养寨之后,不仅为他设有神宫,而且每年都会进行祭祀。   蛇崇拜在彝人(古哀牢夷)历史上可以说是由来已久。《后汉书》上即有“古牢山沉木化龙”的记载[3]。这则感生神话迄今仍于滇南各彝族部落口耳相传。   各傣族部落中流传有《喃摩宗》、《四脚蛇阿銮》、《白虎》、《王朵与蛇》等人蛇、人龙的神话爱情故事。《嘿勐沽勐――勐卯古代诸王史》中也有龙女之子列米满射“楞嘎鸟”(吃人的鸟)的故事,甚至在一些部落迄今为止还流行着尊奉龙女为部落神灵的习俗,这无疑也是崇蛇之孑遗。   二、传统民俗中的蛇元素   在云南楚雄彝族保留着较为完整的传统婚嫁习俗。有趣的是他们的婚嫁习俗中也存在着蛇崇拜的影子。   楚雄彝族(西舍路乡)自称“罗罗”,青年男女在确定了恋爱关系之后,由双方家长共同主持订婚仪式。订婚后,这时就要行特殊的“请蛇神”仪式了。通常是由女方家里择选吉日并邀请一位符合条件的“良人”,这位良人需要是家庭内夫妻双全、儿女满堂的长辈,携带祭品进山寻找卜卦选定的小树苗。经过特殊的献祭仪式后将树苗连根挖起,截选一段树干雕成蛇形,“再用黑、黄、蓝等彩线缠绕蛇神9圈,射脖颈用红线缠7圈,并用黑布包裹好。”姑娘出嫁前,木蛇要置于枕下,出嫁时作为贵重物品陪嫁。木蛇由已婚生子的娘家女眷亲手装箱上锁,一般都是作为木箱的压箱物。迎亲当日,木箱由男方背负径直入新房。男方家也要由已婚生子的女眷亲手开锁取蛇,置于新妇枕下,以祈祷新婚夫妇能够早日滋生人丁。按照这里的习俗,夫妻的第一个孩子是蛇神赐予的,所以必须献祭祈祷,以求蛇神能够护佑孩子。   景洪当地傣家建房子,除了中柱(扫浪)外,通常要特选主杆笔直、枝叶繁茂的两棵树作为家里的两根主柱,傣语称其为“扫召”和“扫欢”。扫召往往代表男性,是放置家神神位的柱子,柱前是男主人的卧榻,扫欢柱前是女主人的卧榻。竖柱的时候,还要以白布、五谷等缚于两柱的上端,用以祈求家神护佑。   据《傣族文学简史》记载,“扫召”、“扫欢”的由来也与蛇有关。傣族古代首领桑目底,发现河谷平原比大森林里的岩洞更好居住,于是率领傣族先民从森林里走出来,要在河谷定居建寨。说来奇怪,在建造第一幢竹楼时,因为伐木而筋疲力尽,但原材料还是缺少两

文档评论(0)

kak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24126005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