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史与中学数学3.ppt.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数学史与中学数学3.ppt

案例 6 等比数列求和公式 《几何原本》第 9 卷命题 35 案例 6 等比数列求和公式 References [1] T. L. Heath (1921). A History of Greek Mathematics.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 C. S. Roero (1994). Egyptian Mathematics. In I. Grattan-Guiness ed., Encyclopaedia of the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Mathematical Sciences. London: Rourledge. 30-45 [3] 汪晓勤, 韩祥临 (2002). 中学数学中的数学史, 北京: 科学出版社 [4] 汪晓勤等 (2003). HPM视角下的等比数列教学,中学教研(数学), (7) [5] 汪晓勤(2006). 几何视角下的等比数列求和公式.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 案例 7 椭圆的方程 案例 7 椭圆的方程 案例 7 椭圆的方程 案例 7 椭圆的方程 案例 7 椭圆的方程 案例 7 椭圆的方程 案例 7 椭圆的方程 案例 7 椭圆的方程 References [1] Guisnée, N. Application de lAlgebre à la Geometrie. J. Boudot et J. Quillau, 1705. 71-72 [2] L’Hospital, M. de. Traité Analytique des Sections Coniques. Paris: Montalant, 1720. 22-25 [3] Robinson, H. N. Conic Sections Analytical Geometry. New York: Ivison, Phinney Co., 1862. 140-141 [4] Steell, R. A Treatise of Conic Sections. London: St John’s Gate, 1745. 17 [5] Wright, J. M. F. An Algebraic System of Conic Sections Other Curves. London: Black Amstrong, 1836. 94-95 [6] Davies, C. Elements of Analytic Geometry. New York: A. S. Barnes Co., 1867. 95-96 [7] Smith, C. An Elementary Treatise on Conic Sections. London: Macmillan Co., 1890. 112-113 案例8 和角公式 案例8 和角公式 案例8 和角公式 案例8 和角公式 案例8 和角公式 案例8 和角公式 案例8 和角公式 案例8 和角公式 案例8 和角公式 案例8 和角公式 数学史与中学数学教学 一座宝藏 一条进路 一缕书香 一种视角 一个领域 2 一条进路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总是在不断地回答“为什么”。 为什么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驴桥定理) 为什么 是无理数?(不可公度量的发现) 为什么 ?(均值不等式) 为什么正整数和(正)偶数是一样多的?(实无穷) 为什么函数 是奇函数? 2 一条进路 为什么要将圆周分成360度?(即,为什么在角度制里,要将圆周的1/360作为度量角的单位?)为什么 ? 为什么平面直角坐标系将平面所分成的四个部分叫“象限”? 为什么将幂指数称为“对数”? 为什么某些函数被称为“奇函数”和“偶函数”? 为什么称未知数为“元”? 2 一条进路 为什么要将圆周分成360度? 1年=360天; 60 进制 迦勒底人将黄道圆分成12宫,每一宫分成30等分。 2 一条进路 2 一条进路 2 一条进路 为什么巴比伦人选择60进制(以60为底)? Theon(4世纪):60是能被1、2、3、4、5整除 的最小正整数。 诺伊格鲍尔(O. Neugebauer, 1899-1990):可以将度量三 等分。 康托:巴比伦人知道一年有 360天; 2 一条进路 60是一年中的月数与行星(金、木、水、火、土)个数的乘积; 苏美尔人将等边三角形看作是基本几何图形,而等边三角形内角为60度,因此若将60十等分,则就成为基本的角度单位,圆周含60个角度单位,故巴比伦人选

文档评论(0)

7598659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