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宪法学的导论2012.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国家与宪法 宪法-国家法 宪法与“国家法” 宪法-法典 国家法(学)-宪法的理论与学说 八十年代中期以后改变:宪法 表面理由:采用英美传统 深层理由:否定国家成为法的先决条件 “国家法”的问题 国家可能被认为先于法 宪法可能被认为是国家的工具而无独立价值 可能意味着国家对社会有“权利” 现实问题 “国家法”概念与现实的相符性 在中国,如果“国家法”有问题,如何使之不成其为问题? 国家的概念 国家四要素 国土 国民 主权 政府 (抽象)概念 马克思:暴力工具 恩格斯:暴力工具-社会之上的力量 现代西方:多角度(主要是历史的、政治的和法律的,此外还有经济的、哲学的、社会的等等) 法秩序上的概念 秩序是作为社会组织的国家的主要目的 国家的秩序就是法的秩序 内视中的国家:对内主权(立法、行政、司法)的层级权力行使 外视中的国家:对外主权的国际法主体地位 政治历史概念 马克思的“国家”概念就是政治概念 发现《汉谟拉比法典》的意义 政治的国家:国家的政治现实 国家的法的秩序 国家的政治事实和结构 历史的国家:国家的历史现实 国家的统治形态 不是指同一国度中的历史承继关系 国家与宪法 国宪:国家的法律基本秩序 宪国(宪政):预期的国家秩序形态 宪政:有限政府-权力有限和期间有限 宪政的条件:宪法高于个人和其他法律 宪政的表象:宪法的司法审查制 现代国家的基本标准 现代国家 国家与人民 民族国家(nation) 林肯:“我们,美利坚合众国人民……”的解释 宪法序言第一段:“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 国家与社会 市民社会(civil society) 国家组织 民主的(组成)和法治的(活动) 法国《人权宣言》第16条:“凡权利无保障和分权未确立的社会,就没有宪法。” 分权原则和民主集中制原则 回答问题: 使用“宪法”不能证明国家不会凌驾于社会之上 使用“国家法”不表明国家一定凌驾于社会之上 关键因素在于社会本身 变迁的开始 从香料到自由 香料对欧洲人的意义 突厥人的西进 欧洲人口的增长 地理大发现 欧洲家族统治的瓦解 欧洲人自由的获得 2500年前的中国:“礼崩乐坏” 城市的恢复 文明必以城市为中心 欧洲经济的进步 欧洲科技的进步 “文艺复兴” Renaissance Again + be born 十二世纪的复兴(Renaissance of the 12th century ) 文艺复兴(14 – 17世纪) 意义 – 与中国对比 人的精神解放 人文主义精神 印刷术的进步和教育的普及 德国人古藤贝格(Johannes Gutenberg)在1450年左右独立完成了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晚于毕升400年) 最实质的意义:欧洲科技的进步 为什么文艺复兴的最终受益者和制度变革者是西欧? 中国落后在什么地方? “罗马法的承受”(Reception of Roman Law) 罗马法的遗产 日耳曼属人法下被征服地区 教会的宗教领域 罗马法的发现 1070年意大利波伦亚城 全欧洲-神圣罗马帝国采用罗马法 唯一例外:英国 意义 法律的开化 – 属地法 大陆法系形成 个人权利保护 欧洲法制和法治精神 – 法制开始统一 最重要的意义:理性的统治 “宗教改革”运动(Reformation) 欧洲三大文明来源 希腊文明:科学和自由传统 罗马文明:法制和法治精神 希伯莱文明:宗教“原罪” – 文化体系 中世纪基督教的两重性 主观上维持封建制度和愚昧 客观上储备了知识和形而上的思维 中世纪基督教的“罪恶” 干涉世俗事务,与国王一起作恶 聚敛财富 教士腐化 复杂的仪式 马丁·路德 九十五条论纲 马丁·路德故居(路德城-维腾堡) 宗教改革 为什么改革从教会内部开始? 1546年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 1618-1648宗教战争 《威斯特法伦和约》(Peace of Westphalia ) 意义 宗教宽容 民族国家 法国霸权 开启了思想自由之门 契约论为成文宪法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资本主义发展 St. Bartholomews Day massacre(1572): Painting by Fran?ois Dubois, a Huguenot painter, painted in Switzerland. Dubois depicts Admiral Colignys body hanging out of a window at the rear to the right. To the left rear, Catherine de Medici is shown emerging from the Louvre to inspect a heap of bodies. Throu

文档评论(0)

kehan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