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5 离骚(节选)
【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有关屈原和楚辞的文学知识;
2.重点理解屈原的爱国精神和人格节操;
3.学习理解本诗以比喻、象征为主的表现手法及与作者理想的关系;
4.学习掌握文言实词、虚词,学会吟诵古诗词,注意节拍、重读和情感。
【教学重点】?
1.了解屈原生平及《楚辞》的一般特点。?
??2.疏通语句,分析表达的思想感情。?
??3.欣赏诗中的比喻手法,了解《离骚》的浪漫主义特色。?
【教学难点】?
??1.理解屈原的精神表现和诗人讴歌、追求的政治理想。?
??2.文言词句的理解。?
【教学方法】串讲法、讲授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从端午节的由来入手,引出屈原投汨罗江的故事。
??1.屈原生平?
??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名平,字原,号灵均。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屈原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千百年来感召和哺育着无数中华儿女。
屈原的一生:少年时代——初登政坛——草拟《宪令》——自疏汉北——再度使齐——三闾大夫——卧辙死谏——流放江南——泽畔行吟——怀石投江。
屈原主张联齐抗秦,提倡“美政”(圣君贤相,民本思想)。内政方面:赞助怀王,议论国事,应对宾客;外交方面:参加合纵派与秦斗争,两度出使齐国。后被奸臣陷害,两次被罢官,先后流放到汉北、江南。怀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约怀王武关相会,怀王遂被秦扣留,最终客死秦国,顷襄王即位后继续实施投降政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在中国历史上,屈原是一位最受人民景仰和热爱的诗人。据《续齐谐记》和《隋书·地理志》载,屈原于农历五月五投江自尽。中国民间五月五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的习俗就源于人们对屈原的纪念。1953年,屈原还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屈原的作品:《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 《渔父》、 《招魂》等 ,凡23篇。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屈原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 。“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同时,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到汉赋的形成。
??2.关于楚辞?
??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宋代黄伯思在《校定楚辞序》中概括说:“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在战国中期,随着屈原等人的一系列作品出现于楚国文坛之后,楚辞于是形成为一代文学样式。把《诗经》三百篇特别是“雅”、“颂”中的古板的四言方块诗改为参差不齐,长短不拘、灵活变幻,词藻华美,对偶工巧的骚体诗,建立一种诗歌的新体裁,标志着我国文学史的诗歌的新发展,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
??3.《离骚》?
??《离骚》是《楚辞》篇名,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离骚》又常被举作屈原全部作品的总称。在文学史上,还常以“风”“骚”并称,用“风”来概括《诗经》,用“骚”来概括《楚辞》。?
?? 关于《离骚》的创作缘由,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引刘安《离骚传》说:“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又说:“屈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屈原的“忧愁幽思”和怨愤,是和楚国的政治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离骚》就是他根据楚国的政治现实和自己的不平遭遇,“发愤以抒情”而创作的一首政治抒情诗。由于其中曲折尽情地抒写了诗人的身世、思想和境遇,因此也有人把它看作是屈原生活历程的形象记录,称它为诗人的自叙传。
??《离骚》是屈原一生寻求爱国真理并为之奋斗不息的一个缩影。? ?
二、朗读课文?
??1.教师领读,总结:?
?? (1)骚体诗的朗读节奏:一般是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
?? (2)“兮”字是语气助词,读时应拉长语气。?
??2.学生自由诵读。参照注释,疏通文义,划分朗读节奏。?
三、疏通文意
1.从“帝高阳”到“曰灵均”八句为第一段。诗人自述家世、出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