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新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课件:第3课《拟行路难》(共42张)
1、地位低下,无言的资格,自然不敢言。 2、社会专制黑暗,人们无言的自由。 所以,诗中有对不平等现象的愤慨,对门阀制度的不满,传达了寒门志士有志难申的慷慨不平的呼声。诗歌不仅是言愁,而且抒写心中愁愤不平之气。 本诗的主旨仅是言愁吗? 歌行体 歌、行,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乐府诗体。 明代文学家徐师曾在《诗体明辨》中对“歌”、“行”及“歌行”作了如下解释:“放情长言,杂而无方者曰歌;步骤驰骋,疏而不滞者曰行;兼之者曰歌行。” 歌行体 它们的名称虽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其音节、格律一般都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等,富于变化。 二、诗歌开头两句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怎样的哲理?第三句中写“人生亦有命”从诗歌本身看,作者对此有怎样的看法? 【明确】这个比喻是说,像水是依照高下不同的地势流向各方一样,人的遭际是被家庭门第的贵贱决定的。这是古代的血统论。从诗歌本身看,作者所说的“命”指门第决定人生,有什么样的门第就有什么样的遭遇。作者认为非常不公平,但没法改变,只能发出愤怒的控诉。 课后题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三、从思想内容和语言风格方面,说说此 诗对李白的《行路难(其一)》有哪些影响? 理 解 金杯盛着昂贵的美酒,玉盘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 。但是我停杯扔筷不想饮,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要登太行,但风雪堆满了山。当年吕尚闲居,曾在碧溪垂钓;伊尹受聘前,梦里乘舟路过太阳边。行路难啊,行路难!岔路何其多,我的路,今日在何处?总会有一天,我要乘长风,破巨浪,高挂云帆,渡沧海,酬壮志。 明确:作者的《拟行路难》对李白的《行路难》很有影响。都是写怀才不遇的悲愤不平的感情。从语言风格来讲,都得力于汉乐府的影响。语言质朴,用近乎口语的文字表现深邃的诗意。全诗气势连贯,笔力酣畅淋漓、跳荡雄肆。 代出自蓟北门行 羽檄起边亭,烽火入咸阳。征骑屯广武,分兵救朔方。严秋筋竿劲,虏阵精且强。天子按剑怒,使者遥相望。雁行缘石径,鱼贯度飞梁。箫鼓流汉思,旌甲被胡霜。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马毛缩如猬,角弓不可张。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 其他作品 《拟行路难》(其六)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丈夫生世能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 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拟古 幽并重骑射,少年好驰逐。毡带佩双鞬,象弧插雕服。兽肥春草短,飞鞚越平陆。朝游雁门上,暮还楼烦宿。石梁有余劲,惊雀无全目。汉虏方未和,边城屡翻覆。留我一白羽,将以分虎竹。 学刘公干体 胡风吹朔雪,千里度龙山。集君瑶台上,飞舞两楹前。兹晨自为美,当避艳阳天。艳阳桃李节,皎洁不成妍。 人生之路难行,无才难行,有才亦难行。 一些怀才不遇的文人的诗词,体会他们对待人生之路的艰难有怎样不同的态度。 李白《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苏轼《定风波》——一蓑烟雨任平生 。《念奴娇?赤壁怀古》——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王勃《滕王阁序》——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心;阮藉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本诗是一首成人诗,同学们可能难以感受。 导入新课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中国诗歌历史悠久,如果从《诗经》算起,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其间,中国诗歌在语言形式上不断进行变革,句式多样,由《诗经》以四言为主,发展到汉朝以五言为主,到了南北朝时期鲍照又创制了七言歌行,在诗体发展上作出了重要贡献,影响了后来诗歌的发展。那么鲍照何许人也,我们今天就走近这一诗人。通过《拟行路难》(其四),进一步了解其人,其事,其志,其情。 拟行路难(其四) 南朝 · 宋 鲍照 1、知识能力目标? ①了解鲍照的生平事迹。? ②体会诗歌传达的情感并背诵全诗。?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学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 ②通过与李白的《行路难》的比较阅读,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知人论世”在诗歌鉴赏中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4课时作业:第3课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Word版含解析.doc
- 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4课时作业:第2课思想家柏拉图Word版含解析.doc
- 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4课时作业:第9课法国大革命的捍卫者Word版含解析.doc
- 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4课时作业:第21课“地质之光”李四光Word版含解析.doc
- 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4课时作业:第4课“千古一帝”秦始皇Word版含解析.doc
- 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4课时作业:第7课克伦威尔与英国革命Word版含解析.doc
- 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4课时作业:第6课康熙皇帝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Word版含解析.doc
- 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4课时作业:第8课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Word版含解析.doc
- 高中地理必修1(人教版)课件:本章整合提升3地球上的水.ppt
- 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4课时作业:第1课先师孔子Word版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