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微乳化技术及应用[精选]
微乳化技术及应用 Introduction 1943 Hoar and Schulman 1959 Schulman 正式命名 “微乳状液”,或 “微乳液” 由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通常(C4~C8脂肪醇)、油(通常为碳氢化合物)和水(或电解质水溶液)组成的透明的、各向同性的热力学稳定体系. 微乳液的形成机理: Schulman和Prince—瞬时负界面张力形成机理 微乳液的结构: 油包水型(W/O) 水包油型(O/W) 双连续相结构:具有W/O和O/W两种结构的综合特性,但其中水相和油相均不是球状,而是类似于水管在油相中形成的网络。 微乳液的制备方法 微乳液的形成不需要外加功,主要依靠体系中各组份的匹配,寻找这种匹配关系的主要办法有PIT(相转换温度)、CER(粘附能比)、表面活性剂在油相和界面相的分配、HLB法和盐度扫描等方法。 (1)Schulman法 将油、水、表面活性剂混合均匀后,向其中滴入助剂,在某一时该体系瞬间变很清亮透明,即形成微乳液。由于水油比例和表面活性剂类型不同,所形成微乳液的类型也可能不同。相对而言,该法更常用于在油含量较少的情况下,制备O/w型微乳液。 (3)中相微乳液及其制备 中相微乳液在三次采油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是双连续型微乳液的一种,必须与过量的水和过量的油平衡共存(winsorⅢ型),故此又称为三相微乳液, 仅与过量的水平衡共存(winsorⅡ型)的则称为上相微乳液(W/O型),与过量的油平衡共存(WinsorⅠ型)的称为下相微乳液(O/W型)。 采用盐度扫描法制备,当体系中油的成分确定,油水比值为1(V/V),以及体系中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的比例与浓度确定,如果改变体系中的盐度,由低到高增加,依次得到三种状态即WinsorI ,Ⅲ, Ⅱ 型 微乳体系结构和性质的研究方法 光散射、双折射、电导法、沉降法、离心沉降和粘度测量法等; 小角中子散射和X射线散射、电子显微镜法。正电子湮灭、静态和动态荧光探针法、NMR、ESR(电子自旅共振)、超声吸附和电子双折射等。 微乳液物理性质的应用 油藏化学中提高原油采收率 微乳燃料 微乳农药 食品工业中的微乳液 微乳用于保护生态和改善环境 洗涤液、化妆液 其他领域 微乳液作为反应介质 用于有机合成 微乳聚合 微乳用于生化反应 无机反应及纳米反应器 超临界流体微乳液 利用微乳技术合成新材料 合成有机材料 合成无机材料 微乳凝胶 其它 金属纳米微粒,除Pt、N、Rh、Ir,还有Au、Ag、Mg、Cu等; 半导体材料,CdS、PbS、CuS等; Ni、Co、Fe等金属的硼化物; SiO2、Fe2O3等氧化物; AgCl、AuCl3等胶体颗粒; CaCO3、BaCO3等金属碳酸盐; 磁性材料BaFe12O19等 微乳液中纳米微粒的形成机理: 水核 作为“微型反应器”,其大小可控制在10~100nm,是理想的化学反应介质。 微乳液的水核尺寸是由增溶水的量决定的,随增溶水量的增加而增大。化学反应就在水核内进行成核和生长,由于水核半径是固定的,由于界面强度的作用,不同水核内的晶核或粒子之间的物质交换受阻,在其中生成的粒子尺了也就得到了控制。这样,水核的大小就决定了走细颗粒的最终粒径。 反胶团微乳液制备的方式 纳米粒子的收集 沉淀灼烧法-用离心沉淀法收集含有大量表面活性剂及有机溶剂的粒子,经灼烧得到产品。此法虽然简单,但粒子一经灼烧就会聚集,使粒径增大很多,而且表面活性剂被烧掉,浪费很大。 烘干洗涤法-让含有纳米粒子的反胶团微乳液在真空箱中放置以除去其中的水和有机溶剂,残余物再加同样的有机溶剂搅拌,离心沉降,再分别用水和有机溶剂洗涤以除去表面活性剂。 此法未经高温处理,粒子不会团聚,但需要大量溶剂,且表面活性剂不易回收,浪费较大。 絮凝、洗涤法-在己生成有纳米粒子的反胶团微乳液中加入丙酮或丙酮与甲醇的混合液,立刻发生絮凝。分离出絮凝胶体,用大量的丙酮清洗,然后再用真空烘干机干燥即得产品。 产品粒径及形态的影响因素 微乳液组成的影响 纳米微粒的粒径与微乳液的水核半径有关,很多文献实验表明:相同条件、制备相同微粒的情况下,在一定范围内: 微乳液界面膜的影响 不同的表面活性剂形成反相胶束的聚集数不同,因而构成的水核大小和形状也不同。对于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若碳原于数相同,则所形成的反相胶束聚集数大小顺序: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反应物浓度的影响 适当调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形合、意合基本概念[精选].doc
- 形变热处理[精选].doc
- 形合与意合对比研究及翻译策略[精选].doc
- 形势政策教育暨职业规划大赛[精选].ppt
- 形声结合识汉字课件.ppt
- 形合与意合及重形合与重意合[精选].doc
- 形声字课件.ppt
- 形容女子五官精致[精选].ppt
- 形式与政策题库[精选].doc
- 形式主义表现、原因及整改措施[精选].doc
- 面料知识优缺点.pptx
- 2025年结冷胶复配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docx
- 《广东省文化设施建设用地标准编制说明》.pdf
- 2025年宁波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高职单招高职单招英语2016-2024历年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 8 安全地玩(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docx
- 《广东省教育设施建设用地标准》.pdf
- 《广东省教育设施建设用地标准编制说明》.pdf
- 2025年宁波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docx
- 蜡疗技术在临床的应用.pptx
- 2025至2030年中国时尚垃圾桶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