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设计】高考历史 第七单元 第十三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创新演练 新人教版.docVIP

【三维设计】高考历史 第七单元 第十三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创新演练 新人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维设计2013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提能力创新演练:第七单元 第十三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2·徐州模拟)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公田变为私田       B.铁器牛耕的推广 C.国家走向统一 D.封建制度的确立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有效信息能力。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显然在揭示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变化的根本原因显然是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即铁器牛耕的推广。 答案:B 2.西汉赵过发明了代田法,其法将田亩分为三沟、三垄、沟垄相间,播种于沟中。苗生三叶以上稍壮,比盛暑,能耐风旱。次岁则沟垄互易,是为代田。而一岁之收常过缦田一斛以上,善者倍之。上述记载说明代田法的先进之处表现在(  ) A.扩大了种植面积 B.休养地力,保苗抗旱 C.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 D.革新了耕作工具 解析:北方多干旱和风沙,沟中地势较低,将农作物种植在沟中,一方面容易吸收和保留水分,另一方面也可减轻风沙的侵袭。第二年原种植地域成为垄,也可有效避免土地重复耕种肥力下降状况的发生。 答案:B 3.2012年是农历龙年,在古代中国以及今天农村的许多地方,每当天久旱不雨时,人们就用许多美食祭拜龙王,希望它能够行云布雨,广洒甘霖。那么,形成这一风俗的主要因素是(  ) A.宗教习俗 B.农业生产 C.祭祀祖先 D.纪念庆典 解析:本题考查农业社会的风俗——祭拜龙王形成的原因。从材料可以看出,人们祭拜龙王是希望风调雨顺,农作物获得丰收。这说明这一风俗形成的主要因素是农业生产。 答案:B 4.有“引水灌田,分洪减灾”功效,哺育西蜀大地,创造“天、地、人、水”和谐共荣典范的水利灌溉工程是(  ) A.芍陂 B.六辅渠 C.都江堰 D.大运河 解析:材料中提到的水利工程地点是在“西蜀”,因此答案为C。 答案:C 5.在中国古代,“易于耕种的纤细黄土,能带来丰沛雨量的季候风,和时而润泽大地、时而泛滥成灾的黄河,是影响中国命运的三大因素。”这最能表明(  ) A.农业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根本 B.中国古代经济属于自然经济 C.男耕女织是一种基本的经营方式 D.古代中国具备精耕细作的有利条件 解析:本题易错选B项,自然经济的特性是自给自足,很显然,材料并不是表达这一意思。从材料来看,三大因素影响着中国的命运,这三大因素都是农业发展方面的因素,也就是说农业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根本,故选A项。B、C、D三项都不是材料所要表达的意思。 答案:A 6.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乞巧节”,“乞巧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牛郎与织女”的美丽传说。这一节日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自然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B.人们对牛郎与织女遭遇的同情 C.古代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D.劳动人民对封建压迫的强烈反对 解析:这一节日的形成体现了中国古代农业男耕女织的特点,故形成的原因和中国古代的自然经济有关。B、C、D三项为思想和政治方面的因素,它们都是由当时的自然经济决定的,不是根本原因,故均可以排除。 答案:A 7.(2012·宁波模拟)王祯《农书》卷二十记载:“其制当选湍流之侧,架木立轴,作二卧轮,用水激转下轮,则上轮所周索,通激轮前旋鼓掉枝(按即曲柄)一例随转。其掉枝所贯行桄因而推挽卧轴左右攀耳以及排前直术,则排随来去,搧冶甚速,过于人力。”这项技术最早出现于(  ) A.东汉 B.三国 C.唐朝 D.北宋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水排的出现,最早出现在东汉。 答案:A 8.(2012·长沙模拟)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空间科学与深刻探测首席专家叶培建表示:“中国将在2013年发射嫦娥三号卫星,将在世界上首次实施窥探月球内部的工作。”30多年前(1980年)湖南马王堆西汉古墓中出土了包含“嫦娥奔月”内容的帛画,由此可以看出(  ) ①丝织品是当时百姓的主要衣料 ②汉代丝织技术达到了很高水平 ③汉代的绘画水平已经相当高超 ④中国人两千多年前的飞天梦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本题为组合型选择题,在中国古代丝织品并不是西汉百姓的主要衣料,排除含①的A、C、D三项。 答案:B 9.2011年5月25日,汕头市南澳海域的明代沉船“南澳Ⅰ号”再度打捞出大批文物。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判断在“南澳Ⅰ号”上最有可能发现的文物是(  ) A.工艺精湛的青铜鼎 B.精美华丽的丝绸 C.清新素雅的青花瓷器 D.图案丰富的粉彩瓷器 解析:青铜鼎在商朝时期最为繁荣;丝绸在水中不能长久保存;粉彩瓷器在清朝雍正年间出现;明朝处于青花瓷繁荣时期。故选C。 答案:C 10.被称为“茶圣”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