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练习:8.杜牧诗三首Word版含解析.docVIP

高二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练习:8.杜牧诗三首Word版含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二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练习:8.杜牧诗三首Word版含解析

杜牧诗三首 “循环往复”质疑 2013年7月30日,《杂文报》第7版《斩断黑段子的魔爪》一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可是黑段子就在你的手上,嘴里,一传十,十传百,循环往复,不就成了“天下皆知”。有些人还为此乐此不疲,好像自己转发的黑段子越多,就越显示出自己见多识广似的。 这段文字中的“循环往复”用得不准确。“循环往复”形容事物周而复始、来回往复或似螺旋式前进的变化发展状态。例如,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如果黑段子按“循环往复”的方式传播,是不可能“一传十,十传百”,不久成了“天下皆知”的。 ——摘自《咬文嚼字》2013年合订本,作者:赵永成 简 介   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居长安下杜樊乡,因称“杜樊川”。唐文宗大和进士,又登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为弘文馆校书郎,任江西、宣歙观察使幕和淮南节度使幕,后入朝为监察御史,分司东都。曾任黄州、池州、湖州等地刺史,任为考功郎中、知制诰,官终中书舍人。与李商隐齐名,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作 品   杜牧咏史诗的成就颇高,其中多有诗人深沉的历史感慨。有《樊川诗集》。 七言绝句和七言律诗 七言诗,包括七言绝句和七言律诗,简称七绝和七律。七言诗的平仄格式,就是在五言句子的前面加上两个字,这两个字的平仄,要与该五言句子前两个字的平仄相反。 以五言诗的基本平仄格式来讲,变成七言诗就成了这样: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这也就是七言绝句的一种格式。在实际运用上,七言诗的第一个字,平仄要求不严格,平仄两可。举例: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饮湖上初晴雨后(其二)》 胡骑(jì)   潇湘(xiāo xiānɡ)   菰米(ɡū) 莓苔(méi tái)   樊川(fán) “宀”读miǎn,是个象形字,甲骨文的形体,像房子之形。一般不独立成字,仅作部首用。在汉字中,凡由“宀”组成的字大都与房室有关,如“宫”“室”“家”“宅”“寝”等。 早雁 阅读《早雁》,回答下面的问题。 1.【鉴赏诗歌的意境】首联从哪几个方面展现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答案:从情态、环境、动作到声音展现出一幅边塞惊雁的活动场景。仲秋塞外,广漠天地,正在云霄展翅翱翔的雁群忽然遭到胡骑的袭射,立时惊飞四散,发出凄厉的哀鸣。 2.【鉴赏诗歌的技巧】(1)本诗描写的是早秋时节在“胡骑”入侵情境下离散的大雁,它们四散飘飞,哀鸣阵阵,流离失所,寄身江南。第二联描写大雁飞过皇宫的“孤影”与叫声,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最显杜牧诗歌功力,你认为有哪些妙处?请简要赏析。 (3)这首诗在结构安排上有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答案:(1)将孤雁哀鸣与皇宫求仙偷安享乐形成对比,突出主题。由于胡骑占据边疆,百姓流散漂泊、无家可归,可统治者不问百姓生死,竟然求仙祈求不老,歌舞升平。这样写有警示统治者关注边疆安定,安抚边疆百姓的意味。 (2)①借古讽今(运用典故),借汉代仙掌、长门讽喻晚唐朝统治者无力拯救百姓的现实。②绘形绘色绘声,月明灯暗本已清冷,孤影尤为形单影只,忽闻数声哀鸣更显凄凉。③动静结合,“仙掌”“长门”“月”“灯”等静景与“影过”“声来”等动景相互映衬共塑凄凉之境。 (3)在结构安排上,诗人采用了虚与实结合的方法,很好地传情达意。首先,前四句实写大雁遭到射杀时四处惊散,仓皇逃命,悲哀南飞的景象;后四句则为诗人想象之境。由实转虚,前后承接十分自然。其次,是以字面的虚来写字里的实,也就是说,全诗写大雁的情状与活动是虚,写人民的苦难才是实;写对大雁的同情与劝慰是虚,写对百姓漂泊无依、无家可回的同情是实。这样以虚写实,虚实交错,增加了诗的意蕴与内涵,也给人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3.【鉴赏诗歌的情感】所谓“诗言志”,请联系诗句谈谈杜牧依托“早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诗歌前四句通过“早雁”惊飞四散、孤影哀鸣的悲凄境遇,反映了回纥部族南侵给中原带来的灾难,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对唐朝统治者无能的讥讽;后四句借劝说“早雁”留守潇湘,莫回中原以免受战争之苦,表达了对蒙受战乱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国泰民安的向往。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的抒情的手法时说,“早雁”即抒情主人公自己,早雁的形象就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 答案:不同意,本诗采用象征手法,托物抒情,诗中的早雁是被外虏冲散、流离失所、欲归不得的边民形象,本诗表现了诗人对边地人民的关切和同情。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阅读《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回答下面的问题。 1.【鉴赏诗歌的技巧】(1)首联运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