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诗积累与读
古诗积累与阅读
——素质教育四年级语文活动课教学设计
甘肃省兰州市兰化一校 王国俊
活动课题
古诗积累与阅读
指导思想
本课的设计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活动为基础,以竞赛为依托。老师作为组织者,语言始终要带有激励性,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活动充满趣味。课堂设计中读、说、写结合,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锻炼学生的观察力、概括能力和对语言文字的实践能力。设计不同层次的读,培养学生的语感,体味诗的韵律美。设计学习过程时,以发挥的学生的主动性为基础,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自主地解决问题,给学生的自我发挥留下了充足的空间,以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对课文的延伸,增加学生的知识量,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材及学情分析
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学的精华,它极富表现力,能用最简短的语言描绘一处完整的景色、叙述一个充满感情的故事、揭示深刻的哲理;在用词方面也是细细斟酌,恰如其分,讲究韵律,对仗工整。本节活动课是学生学习了《绝句》(杜甫在成都草堂所作)后,结合《绝句》让学生多渠道搜集、积累古诗,本课设计目的在于使学生借鉴《绝句》的学习方法学会自主阅读古诗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感悟能力。
四年级学生的思维已经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初步具备了更深一层理解古诗的能力,因此要多阅读古诗,多积累古诗。在《绝句》的学习中学生已经领会了读写结合、诗画结合学习古诗的方法,这是本节课成功的基础;但鉴于古诗词的语法特点,难理解是课堂顺利进行的障碍,但通过合作探究,集中大家的智慧,恰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保证课堂的顺利进行。
活动目的
1、通过阅读与积累古诗,了解和掌握我国古代文学知识。
2、通过阅读古诗提高学生的赏析能力。
3、通过阅读古诗培养学生谴词造句、组织材料、概括材料等写作技巧,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重难点
重点:结合教学进行“集束式”积累与阅读,在活动中理解、记忆,在口语交际或作文中检验。
难点: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大容量内容的理解。
活动准备
学习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发行的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第七册第三组课文第九课《古诗二首》中的《绝句》(杜甫在成都草堂所作)后,结合《绝句》让学生多渠道搜集、积累古诗。
1、杜甫在成都草堂时写的绝句共四首,让学生查找同组绝句中的其他三首并熟练朗读。
2、《绝句》具有“诗中有画”、“融情入景之妙”的特点。杜甫的“迟日江山丽”、“江碧鸟逾白”、“日出篱东水”等绝句都具有以上特点,让学生查找这三首绝句中的一首仔细研究,根据诗的内容作一幅画,并搜集相关资料。
活动过程
一、朗诵同组绝句中的其他三首绝句。
(导语)“两个黄鹂”给我们带来了乐趣,大家了解了杜甫的喜悦和忧愁,同学们在读同组其他三首诗时也感受了草堂中杜甫的喜与忧,这三首诗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我相信每一个喜欢杜甫的同学都用心朗读了这三首诗,现在就尽情地抒发你的感情吧。
1、选择几名积极要求发言的学生朗读。
2、老师用大屏幕出示这三首诗。
堂西长笋别开门, 欲作鱼梁云覆湍, 药条药甲润青春,
堑北行椒却背村。 因惊四月雨声寒。 色过棕亭入草亭。
梅熟许同朱老吃, 青溪先有蛟龙窟, 苗满空山愧取誉,
松高拟对阮生论。 竹石如山不敢安。 根居隙地怯成形。
3、学生自由组合到讲台前朗诵。(根据自己的想象适当带一些动作。)
4、老师通过总结四首绝句,辅导学生的朗读。
5、全班齐读这三首绝句。
设计意图:这三首古诗比较难理解,若强求学生理解,必然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因此只要求学生能熟练朗读,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即可。
二、研读“迟日江山丽”、“江碧鸟逾白”、“日出篱东水”等三首绝句。
(一)朗读或背诵收集的古诗并根据收集的古诗分组。
(导语)同学们很好地完成了你喜欢的作业,上面的三首诗朗诵得很好,对这三首一定准备得更好,谁第一个有感情地朗读或流利地背诵收集的古诗,只要站起来就成功了一半。
1、指明个别学生朗读或背诵。
2、根据研究的对象,把学生分为为三组
3、分组齐读,评选出最佳准备奖。
(二)图画评比、展示
(导语)同学们的每一幅画都是用心画出的,既包含了作者的诗情画意,又凝结着同学们的真心、纯情,现在比一比,看谁的画最能反映诗中的景、表现诗人的情。
小组活动:交流课前作好的画,并选出小组内最好的三幅画。
班级活动:各小组派代表展示自己小组的代表性作品,并分别陈述作画的思路和意图,使画和诗互相对照,情景交融,并通过画使全班学生初步感受每一首诗的意境。
评委活动:根据画面的表现和代表的陈述,评出最佳艺术奖。
老师活动:用小黑板出示三首古诗。
迟日江山丽, 江碧鸟逾白, 日出篱东水,
春风花草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古今对联集.doc
- 发动机机油格.ppt
- 双鱼岛工程量管理统一用表(2011.01.14).doc
- 口腔控制与字归音.ppt
- 反比例函数材分析.doc
- 古诗-思想感.ppt
- 古诗情景填.ppt
- 古代诗歌常意象及其相关主题.doc
- 古诗教学设.doc
- 古诗教学设5.doc
- DB43T 2909-2024 水利工程施工工地标准化指南.pdf
- DB43T 2818-2023 速溶茶加工技术规程 .pdf
- DB43T 2822-2023 凤凰生姜种植技术规程 .pdf
- DB43T 2878-2023 捕食性食蚜蝇繁育技术规程.pdf
- DB43T 2881-2023 单株嫁接多品种茶花培育技术规程.pdf
- DB43T 2891-2024 中医特色护理技术规范 灸法类 .pdf
- DB45 2413—2021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1).pdf
- DB43T 2796-2023 鲈鱼苗种培育技术规程 .pdf
- DB45T 84-2021 桑蚕种保护、冷藏、浸酸技术规程.pdf
- DB43T 2800-2023 栀子采收与产地初加工技术规程.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