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讲:社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其实现途径
第六讲: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其实现途径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1、社会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构成的统一体 (1)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 (2)生产关系则是相对稳定的因素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A、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续1)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142页。 B、 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变革 “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谋生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2版,第345页。 “各个人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续2) 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改变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2版,第142页。 (2)生产关系的反作用 A、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B、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形成了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由适合到不适合,经过矛盾的解决达到新的适合,循环往复,不断发展。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续3) 3、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 (1)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变化不平衡 A、生产关系的滞后性 B、不是生产力的任何变化都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2)正确把握生产关系变革的物质前提,避免两种错误倾向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续4) A、生产关系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 B、生产关系超前于生产力的发展 “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2版,第33页。 4、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续5) (1)成因 A、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B、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 “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版,第128页。 (2)正确理解“生产力标准” A、不能抛开生产关系来理解生产力标准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续6) B、 “生产力标准”是“物”的不断丰富与人的不断发展的统一。 C、 “生产力标准”是生产力的现实水平和发展速度的统一。 “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然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也就是说,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版,第86页。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续7) “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出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第1079页。 “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版,第86页。 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 “在不同的所有制形式上,耸立着由各种不同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世界观构成的整个上层建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149页。 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 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续1) 第一,社会形态的根本变革 第二、在同一社会形态下,经济基础的某些变化也会引起上层建筑的变化。 B、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上层建筑一出现,就成为极大的积极力量,积极促进自己基础的形成和巩固,采取一切办法帮助新制度去根除和消灭旧基础和旧阶级。”——《斯大林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02页。 a、服务的方向 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续2) b、服务的方式 c、服务的效果 “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在这些现实关系中,经济关系不管受到其他关系——政治的和意识形态的——多大影响,归根到底还是具有决定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