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商南沿途及金丝峡导游词_0
商南沿途及金丝峡导游词
你们好!欢迎您来到商南 。 商南因位于商山之南而得名 , 北魏景明元年 置县 , 那时叫南商县 , 明成化十三年二次设县 , 改为商南县 , 商南也叫鹿城 , 因为西汉时期四皓之一的甪里先生曾在商南北边的双巅峰上隐居 , 山顶极像一对鹿角 , 后人为了纪念甪里先生 , 称商南为鹿城 。 商南地处秦岭东南麓 , 汉江流域 , 丹江水系,邻湖北,近河南,。此地雨热同季 , 四季分明 , 冬无严寒 , 夏无酷暑 , 山环水绕 , 是一块以丘陵为主的山区。
商南地域地形复杂,历来是兵家修养生息,重振旗鼓或新军以进为退的战略要地,秦二世二年汉刘邦纳张良计,挥兵富水,筑城屯兵,养精蓄锐,翌年,出五关,进关中,成帝业。明清时期,境内是农民起义军李自成,刘通,白莲教,太平军和官兵反复激战的地方,其中李自成三进三出,并留下筑寨屯兵,取妻生子的轶事。抗战的中后期,商南成为前方的后方,后方的前方。
好朋友们,关于商南的历史我就为你讲到这里!下面我们将经过的是党马乡,此地土地肥沃,粮食生产有小麦,玉米,红薯。油料有花生,芝麻,是主要粮油区之一。土特产有核桃,柿子,杨桃等。境内有韩愈之女墓。关于党马乡有一个有趣的历史故事:传说宋太祖赵匡胤,有一天来到西岳华山和隐居在华山的著名道士陈抟下棋时。曾打赌若输掉华山后,便独自骑着他的枣红马,向东边方向走去,当时正植中秋,恰逢这里药王庙会,走到庙前,阵阵鞭炮声惊了赵匡胤的坐骑,马儿脱缰东逃,赵匡胤追赶了数十里,在老君山下的河口处将马儿捉住。然而,刚等他捉住时,又遇一家人办丧事,鞭炮声使这匹马再次脱缰,又向东去,最后被一群在田间干活的农民挡住。后来为了纪念这位皇帝在此发生的事情,称当时失马的地方为试马,老君山下捉马的地方为捉马沟,最终挡住马的地方为党马店。
朋友们,走过了党马,下一站是过风楼,这儿曾有先民遗留的一处景观--“过风楼”,这“过风楼”是郭家坪先民和今人前往商南县及白玉金丝峡的必经之处,据出土文物和商南县志记载,大约距今六至七千年前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阶段,商南县丹江北岸,以郭家坪为中心的先民遗址 13 处,出土大量文物, 1982 年 10 月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也说明商南很久以前就是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所以各位选择来到这里旅游度假是明智的!
好,游客们,下一站就是我们的终点站--太吉河,说到太吉河,它的由来不可不说!话说秦汉时期有一位苏娘娘来这里征剿王弘 , 孟禧起义,当时她怀有身孕,把孩子生下来后,因为害怕西宫娘娘加害,就把太子寄放在当地农民家里,在现在太子坪这个地方建了 24 座太子坟,声称太子已死,后来当地人就把埋太子的地方称太子冢,冢在古代是“坟”的意思,因为不吉利,就改为太子坪。苏娘娘走后,当地人知道那孩子是太子,就把此地取名为太吉河,意为“太子吉祥”。
呵呵 , 时间过得真快啊 ! 在过几分钟 , 我们就要到达今天的目的地 -----“ 金丝峡 ” 了 。 有这样一句诗 ” 奇山异水金丝峡 , 浪遏飞舟丹江漂 ” 你们现在看到的就是丹江漂流的起点 , 北方的朋友你们可以试试哦 ! 金丝峡有多美 , 我不便多说 , 但有一句话我不得不告诉你们, , 沈庆云先生来过金丝峡后说 :“ 黄山归来不看山 , 九寨归来不看水 , 金丝峡归来不看峡 !” 这足见金丝峡的魅力 ! 是不是这样 , 待会大家眼见为实 !
朋友们 , 金丝峡到了 , 金丝峡 2002 年 12 月跻身国家森林公园行列,园内有白龙峡 , 青龙峡 , 黑龙峡和石燕寨四大景区一百多个景点 , 峡谷总长度 20.5 公里 , 纵深 10 多公里 , 最深处至今无法到达。现在各位看到的便是白龙峡景区 , 白龙峡全长 7 公里 , 区内十一个景点 , 朋友们 , 看路边那块大石 , 一股清澈的甘泉从石头后面流出 , 人们叫 它“马刨泉”,相传三国时期蜀国后主刘禅之妃苏娘娘奉命去弘农郡剿灭义军途经此地人困马乏,饥渴难忍,危急之时苏娘娘胯下战马,马蹄连刨数下,涌出一股清冽的甘泉,解救了大军,从此人们称它为“马刨泉”。沿着甘泉向前走不远,路边有一块石头中间长出了一株大树,甚是奇观!这就是传说中的“石生树”。
顺着山谷前行,我们即将到达白龙峡最窄处--白龙门,这里东西绝壁间不过两米,向上望去只见一线天日!在白龙峡东侧,有一个高达18米的栈道,栈道一面紧临绝壁,一面临空,我们沿着石梯攀登,头顶危岩绝壁,脚下瀑布震耳,到了天梯顶端,正直“山重水复疑无路”,只见山崖上延伸出一条长50余米的人工隧道,穿过隧道却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走过白龙峡,我们继续前行,这时已到了黑龙峡,恩,大家是不是闻到一阵阵扑面而来的清香,唉,你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