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全国通用)一轮复习单元综合检测:专题十五 中国古代和现代的科教文化Word版含解析.docVIP

高考历史(全国通用)一轮复习单元综合检测:专题十五 中国古代和现代的科教文化Word版含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历史(全国通用)一轮复习单元综合检测:专题十五 中国古代和现代的科教文化Word版含解析

单元综合检测(十五)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6分) 1.(2015·江苏锡二模)下图为苏轼所绘的《枯木怪石图》,他曾自题其画云:“枯肠得酒芒角出,肺肝槎牙生竹石,森然欲作不可留,写向君家雪色壁。”米芾也曾评论:“子瞻作枯木,枝干虬屈无端,石皴硬。亦怪怪奇奇无端,如其胸中盘郁也。”对此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儒学的精神影响了文人的绘画风格 B.反映了作者不畏强权追求民主的时代精神 C.集绘画、诗歌、书法、篆刻为一体 D.具有崇高清远冲淡、追求格调神韵的意趣 B 【解析】苏轼所绘的《枯木怪石图》属于宋代文人画。该画的绘画风格蕴含了画家的儒学精神,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该画未体现反对专制、追求民主的时代精神,B项错误,符合题意;该画融文学、书法、绘画、篆刻等多种艺术为一体,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该画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崇高清远淡泊、追求格调神韵的意趣,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2.(2015·福建泉州二模)柳治微《中国文化史》载:“士大夫家以藏书名者,所在多有……其最富者,至逾十万卷,盖超过于宋之馆阁矣。”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造纸术的突破 B.科举制的完善 C.印刷术的发展 D.图书买卖兴盛 C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根据材料“士大夫家以藏书名者,所在多有”“至逾十万卷,盖超过于宋之馆阁矣”可知,宋代士大夫藏书丰富,又结合史实可知北宋时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是导致士大夫家藏书增多的主要因素,故C项正确。 3.(2015·辽宁锦州二模)中国历史上的主要科学领域和技术部门是直接为国家的治理服务的,注重的是科学技术的功用,而不是注重探索其原理和原因,因而形成了“但言其当然,而不言其所以然”的学术倾向。这表明中国古代科技(  ) A.都有官方印记 B.没有理性思维 C.长期领先世界 D.强调实用价值 D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错误;A、B两项过于绝对,故错误;根据材料“直接为国家的治理服务的,注重的是科学技术的功用”可知,其强调实用价值,故D项正确。 4.(2015·乌鲁木齐二模)在民间文化中,历史是《封神榜》《东周列国志》《三国演义》《说唐》《杨家将》《包公传》《大明英烈传》等一系列的故事,它们往往以个人恩怨与因果报应解释历史的变化。这些故事(  ) A.传播了佛教的观念,反映了思想的进步 B.还原了历史的细节,增加了历史的真实 C.代表了民间正义观,影响了百姓的行为 D.丰富了正统史学观,扩充了历史的内涵 C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根据“它们往往以个人恩怨与因果报应解释历史的变化”并结合所学可知,小说是市民眼中的历史,代表市民的价值取向,能够影响百姓的行为,C项正确。 5.(2015·四川宜宾三模)“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是《诗经》的一大特色。下表中诗句与解读有误的是(  ) 选项 《诗经》中的诗句 解读 A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生活困苦 B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农业丰收 C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商业活动 D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季节变换 B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根据材料“无衣无褐,何以卒岁”可知当时人民没有衣服穿,因此是人民生活困苦,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材料“硕鼠硕鼠,无食我黍”可知是讽刺当时的统治阶层对百姓的压榨,和农业丰收无关,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根据材料中“抱布贸丝”可知有贸易活动,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材料“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可知暑热开始减退,天气开始变凉,体现了季节变换,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6.(2016·北京通州一模)下列作品体现的共同特点是(  ) A.“笔墨当随时代” B.“以形写神” C.“人与物者,其多至不可指数” D.“图之工妙入神” A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绘画艺术以及戏曲艺术。材料中杜甫的《无家别》、关汉卿的《窦娥冤》、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以及马远的《山径春行图》都是对当时时代的反映,故A项正确;“以形写神”不能作为诗歌、戏曲的特点,故B项错误;“人与物者,其多至不可指数”只能体现出对《清明上河图》的描述,故C项错误;“图之工妙入神”也不能作为诗歌、戏曲的特点,故D项错误。 7.(2015·浙江余姚三模)下图反映了中国古代某一时段文字流行状况。下列有关由A到B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造纸和印刷术的出现和应用是变化的前提 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需要 小篆作为统一的官方文字,有利于文学和思想的繁荣 促进了秦国实现统一大业 A. B.③ C.②④ D.①④ A 【解析】本题考查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法的发展。根据图示中A到B阶段是从七种文字演变为一种文字的表现,结合所学可知,由A到B阶段是秦国完成全国的统一。秦朝没有出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