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普通话与教师口语作业参考资料
普通话与教师口语作业
运用声调原理分析自己的声调问题并提出训练对策
(一) 普通话的调值和调类。
普通话有四种基本调值,可以归并为四个调类。根据古今调类演变的对应关系,定名为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具体描写如下:
1.阴平。高而平,叫高平调。发音时由5度到5度,简称55。例字:妈、督、加、先、通。
2.阳平。由中音升到高音,叫中升调。由3度到5度,简称35。例字:麻、毒、荚、贤、铜。
3.上声。由半低音降到低音再升到半高音,叫降升调。由2度降到1度,再升到4度,简称214。例字:马、赌、甲、显、桶。
4.去声。由高音降到低音,叫全降调。由5度到1度,简称51。例字:骂、度、价、县、痛。
普通话声调的调类和调值可以综合为下面的表:
调 类 调 值 调 型 调 号 例 字
阴 平 55 高 平 - 例:咪mī, 身shēn
阳 平 35 中 升 / 例:迷mí, 神shén
上 声 214 降 升 √ 例:米mǐ, 审shěn
去 声 51 全 降 \ 例:密mì, 慎shèn
(二) 变调
我们平常说话,总是一个一个音节连在一起发音的。音节和音节相连时,有的音节的调值会发生有规律的变化,这种变化叫做变调。变调是汉语许多方言都有的现象,最常见的变调是后面音节的调值影响前面音节的调值。下面我们介绍普通话里两种重要的变调。
1.上声的变调。两个音节相连,前一个音节是上声时,这个上声受到它后面音节声调的影响发生变调。规律是:
上声和上声相连时,前一个上声的调值由214变为35。例如:买米、好酒、土改、检举、冷水。
上声和非上声相连时,前一个上声的调值由214变为21(半上)。
⑴上声加阴平,例如:买姜、好书、写诗、语音。
⑵上声加阳平,例如:买油、好房、两条、语言。
⑶上声加去声,例如:买菜、好戏、写信、美味。
2.“一”和“不”的变调。
“一”的本调是阴平,单读时或在词句末尾时读本调。例如:一、第一。在阴平、阳平、上声的前边读时发生变调,改读为51去声。
⑴“一”加阴平,例如:一斤、一天、一杯。
⑵“一”加阳平,例如:一元、一年、一条。
⑶“一”加上声,例如:一两、一晚、一本。
“一”在去声的前边改读为35阳平。例如:一寸、一夜、一个。
“不”的本调是去声,单读时或在词句末尾时读本调。例如:不、就是不。在阴平、阳平、上声的前边读时发生变调,改读为51去声。
⑴“不”加阴平,例如:不说、不高、不听。
⑵“不”加阳平,例如:不来、不直、不能。
⑶“不”加上声,例如:不走、不好、不肯。
“不”在去声的前边改读为35阳平。例如:不去、不累、不会。
二 说说庆阳普通话过渡语中声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纠正办法
(一)、声母
1.、普通话zh,ch,sh在静宁方言中的读音
(1)普通话中“sh”属舌尖后清擦音,如“山水”发“shanshui”,而在静宁方言中,“sh”发同“s”一样的音如把是“shi”念成了死“si”,把杀“sha”念成了“sa”等。所以“sh”与“s”在某些字中不分,在发相同音时,很难辨认具体是那个字。
(2)“zh”,“ch”在静宁方言中的读音
“zh”,“ch”在静宁方言中的读音,大多数字都与普通话中差不多。在普通话中,“zh”属于舌尖后不送气塞擦音,“ch”属舌尖后送气清塞擦音。在静宁方言中的某些字,把“zh”,“ch”读成了“z”,“s”。例如把指“zhi”读成了“zi”,把扎“zha”读成了“za”,把迟“chi”读成了词“词”等。所以,静宁人将这种读法也会带到过渡语中来。
2、n和l不分
静宁人都很难区分n和l,由于n和l发音相近,都是舌尖顶住上齿龈,但他们的发音方法不同。静宁人听不出他们的差异,发音时二者混读,基本上发成鼻音n了,但不少人总误认为自己所发的是l,而不是n。认识不到自己的语音问题,当然就谈不上如何发准这新音了。所以首先应该认识到我们静宁人自己的语音问题。如果用手捏住鼻子或用食指横着堵住两个鼻孔,不让气流从鼻腔出来,发所谓的“l”的音,这时就会感到发音困难或根本就发不出音来,说明我们平时发的所谓的“l”时,气流总是从鼻腔或主要是从鼻腔出来的,发出的是鼻音n或鼻化音的,而不是口音l。比如在静宁“过渡语”中,把“耐、内、馁、怒、挪、嫩、弄、农、浓、脓”等十来个鼻音声母字普遍读成边音声母。所以,在静宁方言中,n和l的区分难度非常大,这就需要知道n和l在发音方法上的一些区别,或用记字的方法来区别以n和l为声母的字。
3、尖声比较丰富
普通话话中的尖音是指舌尖前z、c、s与i,ü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