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的开端教学设计公开课更改讲解.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劳动的开端教学设计公开课更改讲解

《劳动的开端》教学设计 \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体会文中比喻句的用法。 (4)阅读课文,理解内容,了解旧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艰难。 (5)重点理解“我”第一次挑煤的经过,体会作者的“劳动的开端”是怎样开始的,并从中得到了怎样的感受。 2、过程和方法 (1)在自学中解决生字的读音和字形。 (2)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理解课文,了解作者第一次挑煤的经过和旧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艰难。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理解旧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艰难,激发学生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旧社会黑暗势力的痛恨。 (2)激发学生对劳动的热爱。 重难点、关键: 教学目标(3)(5)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设计: 课前热身:1、查阅“旧社会穷人生活艰难”的小故事。 2、在家里单手提一桶水,看看能坚持多久。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阅读课文,理解内容,了解旧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艰难。 教具: 1、旧社会穷人生活艰难的图片。 2、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题 同学们你们平时都做过哪些劳动?感觉如何? 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认识一个人,他的名字叫吴运铎。(资料介绍) 吴运铎,1917年出生于江西萍乡。自幼家境贫寒,做过挑煤工。12岁时,吴运铎的家庭生活陷入绝境。他的童年就是在劳动的锻炼中成长起来的。长大后,他成了我国兵工事业的开拓者,新中国第一代工人作家,他的著作《把一切献给党》虽然只有6.8万字,却在社会上引起了异乎寻常的反响;他不管是在马达轰鸣的车间里,还是在危机四伏的试验场,都不停地钻研设计武器装备,冒着生命危险去做各种炸弹、地雷的实验。曾左眼被炸瞎,左手4个手指被炸掉,两条腿也落下了残疾。但他凭着坚韧不拔的毅力,一次又一次与死神搏斗。他说:“只要我活着一天,我一定为党为人民工作一天。” 他在和同学们一样的年纪的时候,又做着什么劳动?有怎样的体会呢? 揭题《劳动的开端》,这篇文章就是选自吴运铎的《把一切献给党》。齐读课题。 质疑:读了课题,你产生了哪些疑问?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又写了什么? 1、交流 (1)字词 特别注意其中的多音字:担子 称煤 落在后头 (2)作者先写自己小时候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为了解除饥饿的威胁,决心去挑煤。再写第一次挑煤的经过。最后写第二天又去挑煤,从此走上了艰难的生活道路。 2、根据“决心去挑煤--第一次挑煤--第二天挑煤”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一、(1-7),二、(8-28),三(29-30)) 三、精读1—7自然段,了解旧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艰难 1.师:自由读课文1---7自然段,这个同龄的孩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划出感受最深的句子,读一读。   交流讨论,并随机练习朗读。  1) 看着一家人挨饿,我心里像油煎一样。我要用劳动来解除饥饿的威胁。(说明“我”虽只有12岁却很懂事。)   “油煎”是什么?(把东西放到沸腾的油锅里煎炸。) 同学们:什么时候“心里像油煎一样”? 体验交流,那是一种怎样的感受。(把心放到沸腾的油锅里煎炸。) ①如果不打比方,使句子意思不变,还可以怎样说?     看着一家人挨饿,我心里很难过。 ②这两种说法到底哪种好?为什么?(用打比方的说法写出了“我”心里的难过程度。说明才十二岁的吴运铎就已经感受到生活的艰难和有了为家庭分担忧愁的愿望。) 所以当作者看着一家人挨饿,心里------(非常难过),朗读,读出难过,读出懂事。   2)“我”看见比我大点儿的穷孩子都去挑煤,也打算靠自己的力气去挣几个小钱。(也说明我很懂事)   “比我大点儿“说明什么?(我是挑煤孩子中年龄最小的。)   “我”在做此打算之前知道挑煤工作的辛苦吗?从哪里看出来? 读句子:(挑脚的一担一担地把煤挑到车站。) 同样辛苦的还有什么工作,作者也写到了?(挖煤) 找到有关句子读一读。(指名读) “工人进出……从窑里拖出来” 作者在这里把挖煤工人比作什么?(狗)感受到了什么? 变换说法:工人进出连腰也伸不直,趴在地上爬进去挖煤,又趴在地上把煤挖出来。 (用打比方的说法能突出挖煤工人劳动条件太差,干活太累,资本家简直不把工人当人待。)   师:是啊,从“我”的背后我们还可以看到一大群人,那就是旧中国千千万万挣扎在生死线上的劳动人民。(随机练习朗读)   3)“我的力气大得很。不信,咱们俩摔跤试试!”(说明我很好强。)   “我”的力气真的大得很吗?(不是)  师引读小赵的话。师:在小赵眼里,我只不过像个猴子而已,他根本不想跟我比。而我呢,为了能让

文档评论(0)

229997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