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wq第34讲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
[考纲要求] 1.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Ⅱ)。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Ⅱ)。
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重要程度:]
1. 概念:是指日常生活中,可以传播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与信号等。
2. 种类: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
3. 作用
(1)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2)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3)信息还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4应用: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1. 根据下表中的实例确定信息类别、来源及传递形式
实例 类别 来源 传递形式蝙蝠的“回声定位”,植物各种颜色的花 物理信息 无机环境或生物产生的物理信号 物理过程动物的性外激素 化学信息 生物自身产生的化学物质 信息素 蜜蜂跳舞、孔雀开屏、乌贼喷墨、豪猪竖刺、雄鸟震动翅膀向雌鸟发出信号等行为 行为信息 生物的特殊行为特征 植物或动物的异常表现及行为 2.观察信息传递的模型,回答相关问题
(1)信息传递的范围:信息传递存在于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包括生物与生物之间的信息传递和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信息传递。
(2)信息传递的方向:信息传递通常为双向传递。
3. 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与信息传递的区别与联系
项目 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 信息传递 特点 单向流动、
逐级递减 循环流动、
反复利用 往往是双向的 范围 生态系统中
各营养级 生物圈 生物之间,生物
与无机环境之间途径 食物链和食物网多种地位 生态系统
的动力 生态系统的
基础 决定能量流动
和物质循环的
方向和状态联系 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形成统一整体 易错警示 与信息传递有关的4个注意事项
(1)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因传播途径的不同而不同。如孔雀开屏,如果通过行为传递信息给对方,则属于行为信息;如果通过羽毛的颜色等传递信息给对方,则属于物理信息。
(2)鸟类或其他动物报警,若通过声音(尖叫),则属于物理信息;若通过特殊的动作(突然飞起),则属于行为信息。
(3)涉及声音、颜色、植物形状、磁力、温度、湿度这些信号,通过动物感觉器官皮肤、耳朵、眼或植物光敏色素、叶、芽等感觉上述信息,则判断为物理信息。
(4)若涉及化学物质挥发性这一特点,则判断为化学信息。
1.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无机环境
B.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C.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示有害昆虫,可以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
D.信息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答案 A解析 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既可来源于无机环境,也可来源于生物,A错误。信息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有些是我们用肉眼看不到的,D错误。
2. 萤火虫通过闪光来识别同伴;草原上的鸟在发现天敌后,雄鸟急速起飞,扇动翅膀为雌鸟发出信号;某种植物根系能分泌一种使休眠的真菌孢子发芽的化合物,如将这类物质在作物播种前施入土中,就可以使休眠孢子提前发芽,使其找不到寄主而死亡。以上三个实例分别体现了哪一类信息的作用( )
A.物理信息;行为信息;行为信息
B.物理信息;行为信息;化学信息
C.行为信息;行为信息;化学信息
D.物理信息;物理信息;行为信息
答案 B
解析 光属于物理信息,翅膀的扇动属于行为信息,而分泌的化合物属于化学信息。
3. 农场中种植着粮食作物、果树,饲养着家禽、家畜等。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运用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原理来提高农畜产品产量的措施的是( )
A.延长家禽的光照时间,提高产蛋量
B.人工控制作物光周期,以达到早熟、高产
C.施放过量的性引诱剂,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
D.农场中生物间的化学信息传递沿食物链逐级进行
答案 D
解析 A、B选项的描述为物理信息,C选项的描述为化学信息。食物信息可以通过食物链传递,化学信息也可以在同种生物之间传递。
4. 如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过程,其中甲、乙、丙、丁组成生物群落。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④增多是温室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
B.图中箭头可以表示碳元素的循环方向
C.甲、乙种间关系的调节还需要信息传递的作用
D.无机环境中的CO2可以来自细胞呼吸
答案 A
解析 由图中的箭头可知,甲是生产者,丁是分解者,乙、丙是消费者,温室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过量地燃烧煤炭等化学燃料,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过多,而不是分解者的呼吸增加造成的;物质是循环的,因此图示中的箭头可以表示碳元素的循环方向;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种间关系;无机环境中的二氧化碳可以来自生物细胞的呼吸,也可以来自化学燃料的燃烧。
考点二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重要程度:]
1. 概念: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广东)【广东地区】(新课标)2016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2单元 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2.doc
- (广东)【广东地区】(新课标)2016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2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4.doc
- (广东)【广东地区】(新课标)2016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2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
- (广东)【广东地区】(新课标)2016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3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2.doc
- (广东)【广东地区】(新课标)2016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3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4.doc
- (广东)【广东地区】(新课标)2016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3单元 收入与分配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doc
- (广东)【广东地区】(新课标)2016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4单元 当代国际社会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2.doc
- (广东)【广东地区】(新课标)2016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4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doc
- (广东)【广东地区】(新课标)2016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综合检测卷(三)新人教版必修3.doc
- (广东)【新课标2年模拟】(广东地区)2016版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10.4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期望与方差.doc
- (广东)【步步高】2016届广东新课标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精品讲义 第35讲 生态环境的保护 新人教版.doc
- (广东)【步步高】2016届广东新课标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精品讲义 第36讲 基因工程 新人教版.doc
- (广东)【步步高】2016届广东新课标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精品讲义 第37讲 细胞工程 新人教版.doc
- (广东)【步步高】2016届广东新课标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精品讲义 第38讲 胚胎工程与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新人教.doc
- (广东)【步步高】2016届广东新课标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精品讲义 第39讲 生态工程 新人教版.doc
- (广东)【步步高】2016届广东新课标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精品讲义 第3讲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蛋白质 新人教版.doc
- (广东)【步步高】2016届广东新课标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精品讲义 第41讲 传统发酵技术及酶的应用 新人教版.doc
- (广东)【步步高】2016届广东新课标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精品讲义 第42讲 生物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新人教版.doc
- (广东)【步步高】2016届广东新课标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精品讲义 第4讲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核酸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新.doc
- (广东)【步步高】2016届广东新课标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精品讲义 第5讲 细胞膜与细胞核 新人教版.doc
最近下载
- QSH CG0042-2021 石英砂技术要求.pdf VIP
- 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维护与心理干预.pptx VIP
- 2024年人音版三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docx
- 一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教案.pdf VIP
- 临床检验项目管理制度.doc
- 北师大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12章《微生物与人的生活》每课时教学设计汇编(含五个教学设计).doc
- 酒精、助焊剂、白电油等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pdf VIP
- 2025-2030中国零售银行业务中的云计算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docx VIP
-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含反思).docx VIP
- 银行活畜抵押贷款办法(试行).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