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武故里考.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孙武故里考

孙武故里考 内容摘要:孙武是我国春秋末期的一位大军事学家。他所著的《孙子兵法》在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军事学术史和哲学思想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因而受到历代兵家和学者的推崇和称赞。古人云:“读其书,诵其诗,不知其人可乎” 故就其人其籍问题作一新的考证。 关键词:孙武;故里;惠民;广饶 孙武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军事家。其《孙子兵法》不仅是当今世界的兵学圣典,而且在工商业诸多领域也得到广泛应用。随着“孙子热”的出现,对孙武里籍身世问题的探讨也愈益受到了世人的关注。 部分史籍对孙武故里的论证 汉代司马迁在《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记载:“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于吴王阖庐”。《越绝书》称:吴县“巫门外大冢,吴王客,齐孙武冢也。”后人自此明白: 春秋时期战功显赫的孙武是客居吴国,本籍为齐国。以今天的区划论,大体方位可以界定在山东的北、东部。《史记》对先秦人物的记载,大多取材于战国时代成书的《世本》,其史料价值已为后代学者公认。但是,《史记》、《世本》记述孙武的情况与记载孙武后代孙膑的情况相比较,却显得过于简略。《史记》云:“膑生阿鄄之间。”此说因不久前在鄄城县红船镇孙老家村发现《孙氏族谱》已得到了确认。一个记载简略,一个记载详实,由此可以断定,《世本》的作者及司马迁不清楚孙武家族的受姓来历。 及至班固撰《汉书》,其《王莽传》曰:“姚、女为、陈、田、王氏凡五姓者, 皆黄虞苗裔, 预之同族也……其令天下上此五姓名籍于秩宗,皆以为宗室……勿令相嫁娶。”王莽当时居于皇位, 以其天子之宗与陈、田并列,却未将也同属于陈、田族裔的孙姓列入。这不可能是王莽或班固的疏忽大意,也不会是故意否认, 可见他们所依据的有关资料,仍然没有突破《史记》的范围。 魏、晋之后到南北朝, 这种情况有了改观。南朝刘宋时的裴松之曾尽最大努力搜集资料为《三国志》作注释。他基本上搞清了孙武家族的沿续关系,说孙坚“盖为孙武之后也。”裴注《三国志》的最大特点是详尽和周全。他补充、记载了许多以前人们不知道或者已经失传的好多资料。遗憾的是,未见到他对孙武做比前人更进一步的诠解。 真正搞清孙武里籍是唐以后的事。唐贞观初年,唐太宗命高士廉、韦挺、岑文本、令孤德芬四大臣在全国范围内收集士族家谱及有关文献,以朝廷的名义编纂《大唐氏族志》,主要的政治动因是因为唐初的许多功臣宿将并不是原来的名门士族出身,有必要在他们的原籍列入士族或提升他们的门第等级。此后近二百年的时间里,《大唐氏族志》又根据各朝氏族的变化情况几度增订重修。显庆四年(公元659 年)修成《高宗姓氏录》。开元二年(公元714 年) 成书《大唐姓族系录》。乾元元年(公元758 年) 撰成《百家类例》。贞元年间(785—804 年) 又有《永泰新谱》刊行。公元812 年, 王涯、林宝撰成《元和姓纂》。由于其它书目均已亡佚,我们目前见到的只有《元和姓纂》。该书孙姓条下载:“乐安,孙武之后。汉有宾硕,魏有清河太守孙焕。晋有孙岂页,避地于魏。故属乐安,因家焉。”这是我们首次见到乐安和孙武的联系。 在官修正史中对此事有明确记载的是成书于宋代的《新唐书》,其《宰相世系表》称:“齐田完,字敬仲,四世孙桓子无宇。无宇二子: 桓、书。书字子占,齐大夫,伐莒有功,景公赐姓孙氏,食采于乐安。生凭,字起宗,齐卿。凭生武,字长卿,以田、鲍四族谋为乱,奔吴,为将军。”据此,乐安即是孙武的祖籍故里。问题是,在中国历史上曾先后设置过乐安县、乐安国、乐安郡、乐安州。随时间推移和朝代更替,其具体的地理方位也几经变化。因此,很有必要正本清源, 作一考析。 孙武故里惠民考 乐安这一地名最先记入历史典籍为《汉书·地理志》,它载明该县为汉高祖所置千乘郡的属县。县域的中心地带据《水经注》以及历代地理学者考证,大约位于今博兴北部陈户附近。后汉应邵谈及乐安的命名时说“取休令之名矣”,亦即祝愿吉祥美好的意思。也有学者指出,此地秦汉时靠河依海,出海寻仙的方士云集,为纪铭此事,名以乐安,谓“乐者安在哉”,但无论怎样,它的命名都不发生在孙武祖辈得姓受封的时期。也就注定了后代学者考定孙武故里时,无法使用于其生活时代相一致的地名。 此后,汉末王莽于公元9年改位于今惠民县桑落墅一带的富平县为乐安亭。这也是惠民在历史上首称乐安。东汉时千乘郡为乐安国,其治所临济在今高青西部小清河沿岸,汉献帝建安年间(公元210 年前后),从乐安国分治乐安郡,徙厌次县(今惠民)隶属且为郡治所,直至晋武帝泰始元年(265 年) 郡废,厌次回改乐陵郡。唐天宝元年(742 年),再改棣州为乐安郡,原州治厌次即为郡治。尽管乾元元年之后复为棣州,因唐宋时州郡可以并称,棣州自此亦称乐安郡历时近四百年。宋以前的历史上,今惠民曾三次以乐安命名,有深刻的历史渊源。 同时,唐代棣州所管辖的区域,其南部边境接近于现小清河界,最南部到达了今博兴

文档评论(0)

h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