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蛋白质的等电点(pI)
概念:当蛋白质溶液处于某一pH时,蛋白质解离成正、负离子的趋势相等,即成为兼性离子,净电荷为零,此时溶液的pH称为蛋白质的等电点。
pI是蛋白质的特征性常数。 pH pI,带负电荷; pH pI带正电荷(大负小正)。体内多数蛋白pI为5.0左右 , 在人体体液为pH7.45环境下,多数蛋白带负电荷。
利用蛋白质两性电离的性质,可通过电泳、离子交换层析、等电聚焦等技术分离蛋白质。
氨基酸
(二)根据侧链R的极性不同分为非极性和极性氨基酸
氨基酸的R基团不带电荷或极性极微弱的属于非极性R基氨基酸,如: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脯氨酸。它们的R基团具有疏水性。
氨基酸的R基团带电荷或有极性的属于极性氨基酸,它们又可分为:
(1)极性R基氨基酸:R基团有极性,但不解离,或仅极弱地解离,它们的R基团有亲水性。如:丝氨酸、苏氨酸、半胱氨酸、酪氨酸、谷氨酰胺、天门冬酰胺。
(2)酸性R基氨基酸:R基团有极性,且解离,在中性溶液中显酸性,亲水性强。如天门冬氨酸、谷氨酸。
(3)碱性R基氨基酸:R基团有极性,且解离,在中性溶液中显碱性,亲水性强。如组氨酸、赖氨酸、精氨酸。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primary structure):蛋白质多肽链中氨基酸残基的排列顺序(sequence),也是蛋白质最基本的结构。它是由基因上遗传密码的排列顺序所决定的。各种氨基酸按遗传密码的顺序,通过肽键连接起来,成为多肽链,故肽键是蛋白质结构中的主键。
酶的活性基团及活性中心
(一)概念:酶的活性中心是指结合底物和将底物转化为产物的区域,通常是相隔很远的氨基酸残基形成的三维实体。
1、结合部位
酶分子中与底物结合,使底物与酶的一定构象形成复合物的基团。
酶的结合基团决定酶反应的专一性。
2、催化部位
酶分子中催化底物发生化学反应并将其转变为产物的基团。 催化基团决定酶所催化反应的性质,同时也是决定反应的高效性。
3、调控基团
酶分子中一些可与其他分子发生某种程度的结合并引起酶分子空间构象的变化,对酶起激活或抑制作用的基团。
(√)米氏方程
1913年Michaelis和Menten提出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关系的数学方程式,即米-曼氏方程式,简称米氏方程(Michaelis equation)。
米氏方程:
[S]:底物浓度
V:不同[S]时的反应速度
Vmax:最大反应速度
Km:米氏常数
米氏常数Km
米氏常数 :当v=1/2 Vmax 时的底物浓度
Km=[S]
Km值:是当酶促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它的单位是mol/L,与底物浓度的单位一样。
关于米氏常数Km的几点说明:
a.不同的酶具有不同Km值,它是酶的一个重要的特征物理常数,只与酶的性质有关,而与其浓度无关。
b.Km值只是在固定的底物,一定的温度和pH条件下,一定的缓冲体系中测定的,不同条件下具有不同的Km值。
C.一般情况下,1/Km可以近似地表示酶对底物的亲和力大小, 1/Km愈大,表明亲和力愈大。
(同一种酶有几种底物就有几个Km值,其中Km值最小的底物一般称为该酶的最适底物或天然底物)
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在低底物浓度时:
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成正比,表现为一级反应特征。
随着底物浓度的增高
反应速度不再成正比例加速;
反应为混合级反应。
当底物浓度达到一定值
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值(Vmax),此时再增加底物浓度,反应速度不再增加,表现为零级反应。
抑制作用与抑制剂
凡使酶的活性降低或丧失,但并不引起酶蛋白变性的作用称为抑制作用。主要是由于酶的必需基团化学性质的改变而引起的。(抑制作用不同于失活作用)
能够引起抑制作用的化合物则称为抑制剂。(抑制剂不同于变性剂)
不可逆抑制作用(修饰抑制)
定义:抑制剂与酶的活性中心的功能基团共价结合而抑制酶的活性,不能用透析或超滤等物理方法除去抑制剂而恢复酶活性。
专一性不可逆抑制作用:这类抑制剂只作用于与酶活性部位有关的氨基酸残基或一类酶。
非专一性不可逆抑制作用:这类抑制剂作用于酶分子上一类或几类不同的基团或作用于几类不同的酶。
如:酰化剂酸酐和磺酰氯等可使酶蛋白的-OH、SH、NH2等发生酰化而使酶失活。
抑制剂
a.不可逆抑制剂
1.有机磷化合物—与酶活性直接有关的丝氨酸上的-OH牢固地结合,从而抑制某些蛋白酶或酯酶。(敌百虫、敌敌畏、农药1605等)
2.有机汞、有机砷化合物—与酶蛋白上的-SH作用,从而抑制含-SH酶的活性。
(对氯汞苯甲酸)
3.氰化物、硫化物和CO—这类物质能与酶中的金属离子形成较为稳定的络合物,使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一年级数学起步,玩中学不焦虑——2025秋家长培训发言稿.pptx VIP
- 保险学(第五版)课件全套魏华林第0--18章绪论、风险与保险---保险市场监管、附章:社会保险.pptx VIP
- 电力市场的原理、变革与关键问题(41页).pptx VIP
- 《康复评定技术》课件——第五章 言语功能评定技术.ppt VIP
- 电子产品维修技术中职全套教学课件.pptx
- 化妆师理论知识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docx VIP
- 《康复评定技术》课件——第三章 心肺功能评定技术.ppt VIP
- 2023年CSP-S组(提高组)初赛真题(文末附答案).pdf VIP
- DB53_T 1097-2022 受污染耕地严格管控技术规范.docx VIP
- 2021年一级建造师市政李四德-锦囊妙计.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