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雾剂_中药药剂学[精选].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气雾剂_中药药剂学[精选]

第三十五章 气雾剂 Qiwuji 2.气雾剂的分类 按用药途径:吸入型、非吸入型、外用型 按相组成:二相气雾剂、三相气雾剂 按给药剂量:定量气雾剂、非定量气雾剂 肺泡囊壁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细胞紧靠着致密的毛细血管网(毛细血管总表面积约为90m2,且血流量大),细胞壁或毛细血管壁的厚度只有0.5~1μm,药物到达肺泡囊即可迅速吸收显效 3、药物的性质 吸入的药物最好能溶解于呼吸道的分泌液中,否则成为异物,对呼吸道产生刺激。 药物从肺部吸收是被动扩散,吸收速率与药物相对分子质量及脂溶性有关,小分子化合物易通过肺泡囊表面细胞壁的小孔,因而吸收快,而相对分子质量大的糖、酶、高分子化合物等,肺泡囊难于吸收。 * * 中医药系中药学教研室 掌握气(粉)雾剂和喷雾剂的概念、特点 掌握气雾剂组成、制备方法 掌握气(粉)雾剂和喷雾剂的吸收过程 熟悉常用的抛射剂 学习目标 第一节 气雾剂 第二节 粉雾剂、喷雾剂 一、气雾剂的概述 1.概念 第一节 气雾剂 药物与适宜的抛射剂共同封装于具有特制阀门系统的耐压容器中。使用时借助于抛射剂产生的压力,将内容物呈雾状喷出供皮肤、呼吸道或腔道起局部或全身治疗作用的制剂。 借助抛射剂的压力将内容物呈雾状物喷出,吸入肺部的制剂 借助抛射剂的压力将内容物直接喷至腔道黏膜的制剂 借助抛射剂的压力将内容物呈雾状喷出,用于皮肤和黏膜及空间消毒的制剂 按相的组成分类 ① 二相气雾剂 在容器内存在着气体和液体两相,气相是抛射剂所产生的气体;液相为药物溶于抛射剂中所形成的溶液。 ② 三相气雾剂 二相气雾剂一般为溶液系统,三相气雾剂一般为混悬系统或乳剂系统。 三相 气体:抛射剂所产生的气体 固体/液体:固体/液体药物不溶于抛射剂 液体:抛射剂/药液 3.气雾剂主要特点 ①具有速效和定位作用; ②提高药物稳定性; ③生物利用度高; ④剂量准确; 4.气雾剂主要缺点 ①需耐压容器、阀门系统和特殊生产设备,故产品成本较高。 ②抛射剂有高度挥发性,故具有冷却效应,多次使用于受伤皮肤上可引起不适与刺激。 ③氟氯烷烃类抛射剂达一定浓度可致敏心脏,造成心律失常,对心脏病患者不宜。 二、气雾剂的吸收 (一)肺部的吸收 气雾剂主要通过肺部吸收:吸收速度快→速效 肺部吸收迅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肺部吸收面积巨大。肺泡囊的数目估计达3亿~4亿,总表面积可70~100m2,为体表面积的25倍。 (二) 影响吸收的因素: 1、呼吸的气流 通常粒子的沉积率与呼吸量成正比 2、微粒的大小 微粒较粗-沉积在上呼吸道粘膜上-吸收少而慢;微粒太细-进入肺泡囊后随呼气排出-肺部的沉积率也很低。 通常吸入气雾剂的微粒大小以在0.5~5μm范围内最适宜。药典2005年版规定吸入气雾剂的雾粒或药物微粒的细度应控制在10μm以下,大多数应小于5μm。 气雾剂的工作原理 三、气雾剂的组成 抛射剂 药物与附加剂 耐压系统 阀门系统 抛射剂 药物与附加剂 耐压容器 阀门系统 有一定耐压安全系数和冲击耐力 材料:金属(不锈钢、铝)、玻璃、塑料等。 1、抛射剂作用:是喷射药物的动力,有时兼有药物溶剂的作用。 当阀门打开时,压力突然降低,抛射剂急剧气化,克服了分子间的引力,通过阀门系统将药物呈雾状喷射,达到作用部位。 (一)抛射剂 2.抛射剂应具备的条件 ① 为适宜的低沸点液体(液化气体),bp低室温 ② 无毒性、无致敏性和刺激性; ③ 不与药物、附加剂发生反应; ④ 不易燃、不易爆; ⑤ 无色、无味、无臭; ⑥ 价格便宜,便于大规模生产。 (一)抛射剂 3.抛射剂的分类 (1)压缩气体 惰性气体,可用的有二氧化碳、氮气等。 (2)液化气体(氟碳化物) ① 氟氯烷烃类 又称氟里昂不溶于水,可作脂溶性药物的溶剂。具有一定的毒性,可致心律不齐,故不适宜心脏病患者作为吸入气雾剂使用。还可破坏大气臭氧层,应用受限。 ② 碳氢化合物 不宜单独使用,常与氟氯烷烃类抛射剂合用。可用的有丙烷、正丁烷和异丁烷。 4.抛射剂用量与蒸气压 抛射剂用量大,蒸气压高,喷射能力强,喷出雾粒细。 根据喷出粒子大小决定用量: 粒子大、用量小、粒子小、用量多 推动钮 装配好的阀门系统 喷雾 四、 气雾剂的制备 (一)工艺流程: 容器与阀门系统的处理和装配→药物的配制与分装→填充抛射剂→质量检查→包装→成品 (二)制备工艺 容器阀门系统的处理与装配 玻璃搪塑 阀门系统的处理与装配 药物的配制、分装 1、溶液型气雾剂应制成澄明药液; 2、混悬型气雾剂应将药物微粉化(10μm)并保持干燥状

文档评论(0)

dart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