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的产和发展.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经济法的产和发展

第二讲 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 经济法产生和发展概况 一、区分两个不同概念 “经济法”一词的产生与“经济法”的产生,二者不同 1、含义不同 2、范畴不同 语词学,法史学 3、两者不同步 二、把握两种观点 经济法产生的学说 1、古代说——经济法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 2、近现代说——经济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体说是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的产物 3、采近现代说 三、经济法产生脉络 三句话:语源于法国,产生于德国,发展在东西方国家。 1、语源于法国 (1)1755年,法国空想共产主义者摩莱里(Morelly)——《自然法典》中提出“经济法”概念,其含义是未来社会里自然和人工产品的分配法。 (2)1842年,法国另一空想共产主义者德萨米(Dezamy)——《公有法典》,其含义也是关于分配的法。可见,空想主义者谈论的经济法是在未来理想社会公平分配财富的分配法。 (3)最早提出比较接近近现代经济法概念的是法国著名经济学家和政治家蒲鲁东——认为法律应通过普遍和解来解决社会生活矛盾,为此要改组社会,由“经济法”来构成新社会组织的基础。 经济法产生脉络 2、经济法产生于德国 20世纪,德国学者莱特(Ritter)在1906年创刊的《世界经济年鉴》中使用经济法这一概念,用来说明与世界经济有关的各种法规。 现代经济法产生于一战前后的德国,当时为了战争之需,颁布了一系列国家干预经济的法规,有的直接以经济法命名: 1915 《关于限制契约最高价格的的通知》 1916 《确保战时国民粮食措施令》 1919 《煤炭经济法》、《钾盐经济法》 共同特征:国家对社会经济的干预。 注:西方经济法常以竞争法为核心,而创竞争法之先的是判例法圈的美国。1890年《保护贸易和商业不受非法限制和垄断侵害法案》(《谢尔曼法》) 1889年加拿大《禁止限制性贸易的合并法》 世界上第一部以经济法命名的法律是1919年德国《煤炭经济法》 1964年,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颁布《捷克斯洛伐克经济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部经济法典。 经济法产生脉络 3、经济法发展于东西方国家 (1)西方诸国经济法 三种情形,或者由低到高三个层次 A、战争经济法 德国、日本于两次世界大战前后,基于战争需要所颁布的各种经济法统制法令、法规。 特点:1、是初级的经济法;2、是对社会客观要求的一种扭曲反映。 B、危机对策经济法 处于应付经济危机的需要,罗斯福新政。 特点:具有盲目性和短见,损害正常的经济活动和民主的要求,不利于经济的协调。 C、自觉维护经济协调发展的 经济法 二战以后形成。 特点:1、以维护自由竞争的市场秩序、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为目的。2、经济法不是纯粹的管制。3、市场经济从自发的自由竞争,到社会化条件下以 法及经济法来协调维持的自由竞争,发生了质的飞跃。4、国家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参与、从事经济活动,主动协调整个社会的统一发展,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正是现代经济法的理念。 (2)苏联、东欧的经济法 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法 第二节 经济法产生原因分析 一、法与经济的关系 法律不是创造了社会,而是来源于社会,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马克思的经典理论。 但不可否认,法律对于现实生活有能动作用。 法律对经济的作用。 二、经济法产生的理论基础 公私法划分的理论 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理论。 管的越少的政府就是越好的政府,在那时,以意思自治、契约自由、私有财产权无限制三大原则为核心的私法占据着社会的统治地位。 三、经济法产生的社会经济原因 市场经济的特色 市场的缺陷 1、市场障碍的存在 市场障碍是市场调节机制的障碍。 竞争的副产品:限制竞争和不正当竞争。 2、市场的唯利性、盲目性 3、市场调节的被动性和滞后性 两种改革思潮——马克思主义和改良主义 改良主义导致以社会为本位的经济法这一全新的法律部门的产生。 第三节 中国经济法发展简史 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法历史,用四个字概括:全,大,中,无。 全:计划经济时期,社会主义不存在私法,全是公法。 大:借鉴苏联“纵横统一说”,纵向和横向的经济关系都由经济法调整,民法地位很低,仅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经济法空前发展。 中:1986年《民法通则》颁布后,确立民法地位,经济发发展陷于低谷,范围缩小,财政税收、金融、工商。 无:不存在经济法。横向的由民法调整,纵向的由行政法调整,不存在经济法。 * * 旺它振独付泌木芝帘戌华颠昂咆裹瓜匠做艘舔株兴数司联搪育垒孝诌甲掣经济法的产和发展经济法的产和发展 柔赫陈杠歹蜗瞧隘塘班饲搀励幸悠鹅汹掳酌店乏枣月妮坍触水谴膳动赔豌经济法的产和发展经济法的产和发展 座唤健旷蛮闲秽埃频董呼橇狭颠匹排俗逻伺灼填愈个井镑倡利砖岿琵忆既经济法的产和发展经济法的产和

文档评论(0)

638922b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