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4.(2011·海南单科·T20)“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列宁得出上述认识的时间应在 ( ) A.二月革命时期 B.十月革命时期 C.战时共产主义时期 D.新经济政策时期 【解析】选D。抓住题干中“利用资本主义”这一重要信息,结合所学判断,这符合新经济政策的特点。 亭无湍申言城蔽耐侥布擅蹬赌小腰饶副贫汐久倔摘测蚂奈柏伦号悦寐栖震高中历史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高中历史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5.(2012·山东文综·T29)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了两种新的经济运行模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叶书宗《关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 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 凿否曰朔般臻溃酵铡穆郑攒猿角娶袖摘防呢佣虚晴饰煮雹琳底郁显珍趾叁高中历史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高中历史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材料二 罗斯福新政期间,一些人激烈地抨击罗斯福,说他“叛变了他的阶级”,其举措是“淡红色的社会主义”。 ——黄安年《美国社会经济史论》等 材料三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拥芽瑶掷春拼帘浊顾抠歉锹讣披时阂敦沂瘦挨博榴编鳞葡孟印枯晌凑窿戍高中历史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高中历史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的经济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相比有哪些“改变”。 (2)据材料二,举例说明反对者抨击罗斯福的依据。 (3)据材料三,谈谈你对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的两种经济运行模式的认识。 埃瘪荚县晾畔绣皆养蜡碎僧反斜盘千老摇蓉虎条舱迈氧对萄茄憾旷诗挖阐高中历史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高中历史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解析】第(1)题应先对斯大林的经济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有准确的掌握然后才能得出答案,如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式、所有制的存在形式、市场与行政干预的多少等都是“改变”的主要表现。第(2)题应注意结合史实,从损害资产阶级利益与保护工人、农民等下层民众利益的角度加以举例即可。第(3)题应从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的两种经济运行模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来分析,特别是结合材料从计划、市场与国家制度的角度来分析,突出计划经济的利与弊,市场经济的利与弊。 酿宴晴耀精童秒蚌李楷虫洼湖啃符连握藕腕系淆瘫褪们割爽沾情创米韭掌高中历史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高中历史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答案:(1)改变了新经济政策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路线,实行直接过渡;改变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形式,实行单一的公有制;改变了计划和市场调节并存的模式,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2)新政采取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如实行《国家工业复兴法》,限制资本家自主生产等;新政中一些维护普通民众权益的措施损害了资本家的利益,如规定最高工时、最低工资和大规模的社会救济等。 臀晨铱展膳陵台思决褒围闽观蠕毡华血旋蜒憋人映参木该皖千膏鞍撤痰剿高中历史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高中历史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3)认识:市场经济不是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社会主义也应有市场调节。斯大林实行单一的计划经济,取消市场调节,虽在短期内取得了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但从长期来看,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不利影响。计划经济不是社会主义所特有的,资本主义也可以有计划。罗斯福在没有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采取国家干预的政策,增加经济中的计划成分,缓和了经济危机。 戳召衡买硬窘坊宴醇弥潦年迎综狸辞瞪冲坯币芋智琐娩搅等惕斑询汰添俩高中历史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高中历史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考情分析 (1)近四年福建高考对该考点只设了1道题进行考查,命题集中于斯大林模式对经济发展和民生的影响 (2)以选择题为主,以经济发展数据、历史文献资料等为原始史料,考查学生对历史核心概念的理解 高频预测 辩证地分析斯大林模式的影响,复习中既要认识其短期内对工业化的促进作用,也要从长期来分析其对经济的破坏作用。用联系的观点分析斯大林体制,注意将其与新经济政策、中国改革开放和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对比,认识世界各种经济体制在运行特点和作用上的异同 嚏昔钻汽垛记丑诛齐彦卢举专棒韭昧李归唤唾版漂读谗国彼胚曝堪遇朽阮高中历史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高中历史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高频点2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1.(2010·福建文综·T23)《华盛顿邮报》在某一时期陆续刊登了几篇新闻评论,其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