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槐无性系丰产集约经营施肥年度总结.docVIP

(刺槐无性系丰产集约经营施肥年度总结.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刺槐无性系丰产集约经营施肥年度总结

刺槐无性系丰产集约经营施肥 关键技术研究 项目年度报告(2012) 一、项目目标 根据刺槐生物学特性和造林地立地条件,通过土壤营养诊断,采用田间试验设计方法布设大田施肥试验和盆栽施肥试验,优化提出幼龄刺槐丰产林合理的施肥方案和施肥技术。 通过盆栽施肥试验,研究阐明不同施肥方案的养分利用率及其对树木生理生化特性、树木营养水平、生物量分配等方面的影响;通过大田施肥,研究阐明不同施肥方案对土壤微生态环境的影响。 二、研究内容 (1)大田试验苗木的补植 于春季刺槐林发芽前进行大田苗木补植,补植苗木规格参照各处理苗木平均值。 (2)盆栽试验的重新布设和施肥处理 于山东农业大学南校区林学试验站防雨棚内,重新布设盆栽试验。为防止水分的快速散失和防止苗木根系与土壤接触,对盆栽施行套袋处理,并把盆栽开沟埋入土中,埋土高度为花盆高度的一半。按照试验处理中的施肥量,与2012年6月下旬分2次,每次间隔10天,进行施肥处理,施肥后立即进行浇水。施肥后立即进行浇水并隔天进行苗木光合生理测定。随后每隔15天对刺槐生长量进行测定,直至生长结束。 (3)大田施肥试验的继续实施 按照施肥计划分3次对刺槐林进行施肥,并与生长季节6月15日,对各处理苗木的光合生理特性和叶绿素含量进行测定。 (4)初步研究施肥对土壤环境和林木生长的影响 与8月中旬,对各施肥处理进行土壤N、P、K含量和土壤酶活性、微生物含量测定。取土方法:每处理选择3株树木,分别选取树冠投影范围内,10-30cm深的土壤,混匀,放入保温箱内,带回实验室进行测定。 与生长季末,10月20日,对刺槐林生长量进行测定。选择保护行中与各处理标准木一致的刺槐单株进行整株生物量测定。 三、初步取得的研究成果 3.1大田试验 (1)不同施肥量对刺槐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表5 刺槐林生长规律 试验号 第一年 (2011生长季末) 2012年6月 第二年 (2012生长季末) 树高(cm) 树高(cm) 树高 (cm) 树高(cm) 胸径(mm) 树高(cm) 胸径(mm) 1 96 147 170 483 48.5 485 52.9 2 112 167 184 461 48.2 474 52.6 3 85 143 181 492 46.9 514 51.3 4 69 149 172 450 40.3 473 43.4 5 92 132 175 547 58.6 547 58.6 6 84 156 181 504 51.8 523 54.6 7 81 127 179 498 49.9 498 49.9 8 85 146 185 454 39.4 474 45.3 9 104 142 188 444 44.5 475 52.6 10 101 129 196 514 55.6 514 55.6 11 83 140 185 421 49.1 418 51.8 12 85 141 168 488 53.1 488 53.1 13 110 158 185 481 50.1 491 51.3 14 103 172 186 531 58.9 531 58.9 15 92 150 189 492 48.8 503 50.3 16 82 118 182 449 49.9 449 49.9 Average 92 145 182 482 49.6 491 52.0 从表5刺槐生长规律可以看出:刺槐林经过2年的生长,在2012年末树高各处理平均生长达到491cm,最高547cm,最低418cm;胸径平均值达到52mm,胸径生长最大处理为58.9cm,最小处理为43.4cm。 表6 刺槐林生理指标测定 试验号 叶绿素(mg/g) 净光合速率(μmol·CO2·m-2·s-1) 蒸腾速率(μmol·CO2·m-2·s-1) 水分利用效率 1 13.33 15.29 4.72 3.24 2 9.63 12.44 3.99 3.12 3 10.94 13.32 3.76 3.54 4 12.91 13.43 4.39 3.06 5 13.07 11.34 4.45 2.55 6 9.35 12.91 4.88 2.65 7 10.25 11.18 4.05 2.76 8 10.88 12.45 4.86 2.56 9 9.41 13.40 4.87 2.75 10 10.61 13.19 4.66 2.83 11 8.87 14.43 5.85 2.47 12 10.21 13.70 5.59 2.45 13 12.24 12.53 5.87 2.14 14 14.99 12.24 5.27 2.32 15 9.38 11.93 5.63 2.12 16 15.72 14.

文档评论(0)

hhg35bb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