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质301不锈钢
优质301不锈钢丝(1Cr17Ni7)
详细说明 属于奥氏体型钢 |化学成分含量 | 镍(Ni) 6%~8%| 铬(Cr) 17%-18% | 碳( C ) 0.15% | 锰(Mn) 1%-2% | 硅(Si) 1%-1.5% | 磷(P) 0.02%-0.04% | 硫(S) 0.02%-0.04% | | 2.产品物理力学性能说明( the mechanics component of our product ) ||产品力学方面性能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 (GB/T4240-93)中相关力学性能|(钢丝直径1.2mm、状态为轻拉为例) | 抗拉强度(Mpa) 80~1130轻拉 | 伸长率1(%)25软态 | 伸长率2(%)- | 轻拉 |说明(1)钢丝交货状态简介A. 软态(R)钢丝进行光亮热处理或热处理后进行酸洗或类似处理。B.轻拉(Q)钢丝热处理后进行很小程度的冷拔。
优质国标304不锈钢丝(0Cr18Ni9)
详细说明: 1.产品材质化学成分详细说明(the chemic component of our product )|| 化学成分含量| 镍(Ni) 8%~11%| 铬(Cr) 17%-18%| 碳( C ) 0.05%-0.08%| 锰(Mn) 1%-2%| 硅(Si) 1%-1.5%| 磷(P) 0.02%-0.04%| 硫(S) 0.02%-0.04%| | 2.产品物理力学性能说明( the mechanics component of our product ) ||产品力学方面性能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 (GB/T4240-93)中规格中相关力学性能|(钢丝直径1.2mm、状态为轻拉为例) | 抗拉强度(Mpa)780~1130轻拉| 伸长率1(%)25软态| 伸长率2(%)-| 轻拉|说明(1)钢丝交货状态简介A. 软态(R)钢丝进行光亮热处理或热处理后进行酸洗或类似处理。B.轻拉(Q)钢丝热处理后进行很小程度的冷拔
有时间可以继续看!!!!!!!!!!!!!!!!!!!!!!!!!!!!!!!!!!!!!!!!!!!!!!
不锈钢是20世纪重要发明之一,经过近百年的研制和开发已形成一个有300多个牌号的系列化的钢种。在特殊钢体系中不锈钢性能独特,应用范围广,起其它特殊钢无法代替的作用,而不锈钢几乎可以涵盖其它任何一类特殊钢。
1 奥氏钢的演变
在发达国家,每年消耗的不锈钢中约有70%是奥氏体不锈钢,尽管我国消费水平不高,奥氏体不锈钢的消耗量也达到总消耗量的65%左右。所以看不锈钢牌号发展动向首先要看奥氏体不锈钢的动向。
早期的研究者已发现碳是造成奥氏体不锈钢晶界腐蚀损坏的主要原因,限于当时的冶金设备水平,很难将碳控制到0.03%以下,最终想出了在钢中加入Ti和Nb,使其优先与碳反应,生成TiC和NbC,将碳固定住的方法,防止碳在晶界析出生成Cr23C6,造成晶间腐蚀。由于Nb的成本很高,直到七十年代中期,含Ti稳定化钢1Cr18Ni9Ti仍在不锈钢中占主导地位。
1Cr18Ni9Ti钢水粘稠,连铸坯表面质量很难过关。采用模铸,钢锭表面质量不好,必须进行剥皮修磨,成材率很低。成品钢材含有TiN夹杂,纯净度低,表面抛光性能差,拉细丝断头多。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期,不锈钢冶炼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广泛采用AOD和VOD法炼钢,降低不锈钢中的碳不再歉鑫侍饬恕E贰馈盏裙ひ捣锕 蚁群罂 艘幌盗械吞己统 吞几郑 琓i稳定化钢逐步被低碳和超低碳钢所取代。七十年代,美、日等国已将1Cr18Ni9Ti从标准中淘汰,尽管保留了0Cr19Ni11Ti(321)但其产量仅占总量的0.7~1.5%,顺利地完成了从含钛稳定化钢向低碳和超低碳钢的过渡。
我国不锈钢的生产与应用相对滞后,尽管1984年颁布国家标准GB1220-84《不锈钢棒》时,将1Cr18Ni9Ti列为不推荐使用牌号,但1Cr18Ni9Ti的主导地位并没有变化。直到1995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合资企业的介入,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逐步接轨,短短5~6年时间,我国奥氏体不锈钢已完成从含钛稳定化钢向低碳和超低碳钢的过渡。目前除少数传统产业仍使用1Cr18Ni9Ti外,304(0Cr19Ni9)和316(0Cr17Ni12Mo)已成为不锈钢的主导牌号。
2 以氮代碳,发展含氮不锈钢
在奥氏体不锈钢中氮和碳有许多共同特性,如增加奥氏体稳定性,能有效提高钢的冷加工强度等。提高碳含量会降低不锈钢的抗晶间腐蚀性能,氮与铬的亲和力要比碳与铬的亲和力小,奥氏体钢很少见到Cr2N的析出。因此,加适量的氮能在提高钢的强度和抗氧化性能的同时,不降低不锈钢的抗晶间腐蚀性能。以氮代碳,开发含氮不锈钢已成为热门话题。
氮在钢中的溶解度有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