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大地理区域解析
第一节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学习目标: 1、知道秦岭-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 2、掌握我国四大区域的名称及主导因素。 找出秦岭—淮河 秦岭 淮河 秦岭和淮河的位置 二、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秦岭—淮河线在气候方面的地理意义是什么? (1)秦岭—淮河线是我国 (干湿地区)的分界线。 (2)秦岭—淮河线是我国 (温度带)的分界线。 (3)秦岭—淮河线是我国 年等降水量线。 (4)秦岭—淮河线是我国 等温线,该线以北河流会结冰,以南则不会。 (5)秦岭—淮河线是我国 气候和 气候的分界线。 秦岭—淮河线在气候方面的地理意义: 湿润和半湿润地区 暖温带和亚热带 800毫米 1月0℃ 温带季风 亚热带季风 分析判断: 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气温和降水有什么差异? 秦岭—淮河线以北 秦岭—淮河线以南 1月平均气温 年降水量 <0℃ >0℃ <800㎜ >800㎜ 秦岭-淮河以南 秦岭-淮河以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水田 旱地 秦岭-淮河以南 秦岭-淮河以北 南船 北马 秦岭-淮河以南 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 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0 ℃ >0 ℃ <800毫米 >800毫米 封冻 不封冻 以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以旱地为主 以水田为主 小麦、玉米 水稻 两年三熟、一年两熟或一年一熟 一年两熟到三熟 苹果、柿、枣 柑橘、茶叶、油桐 公路、铁路 公路、铁路、水运 主要运输方式 主要经济林木 作物熟制 主要粮食作物 耕地类型 人文地理特征 植被类型 河流封冻状况 年降水量 自然地理特征 秦岭—淮河线以南 秦岭—淮河线以北 归纳整理 1月平均气温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青藏地区 西北地区 是怎么划分的呢? 二、四大地理区域 观察分析 将你们的发现说出来: 秦岭 淮河 400 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A B C 思考 划分界线A、B、C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界线C 界线A 界线B 返 回 界线A与右图中哪条界线有相似性? A 返 回 界线A的确定,主导因素是 季风气候 观察: B 观察: 界线B大致与1月 ℃等温线的分布最接近。大致与 毫米等降水量线最接近。界线B的确定,主导因素是: 返 回 气温和降水 0 800 界线C与地势第 、 阶梯的界线基本吻合。界线C的确定,主导因素是 C 返 回 地形和地势 一 二 下面大家看看下列几幅图各是哪个地区的景观: 西北地区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青藏地区 名 称 主导因素 界线A 界线B 界线C 名 称 主导因素 界线A 界线B 界线C 季风气候 气温和降水 地势 1 2 4 8 7 5 6 3 抢答题 请说出秦岭山脉的走向 1 秦岭—淮河线与我国哪条等温线大致吻合? 2 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耕地类型有什么差异? 3 秦岭—淮河线哪一侧河流冬季有结冰现象?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4 5 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作物熟制有什么差异? 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分界线大致与哪条地理界线相吻合? 6 请说出淮河的流向 7 秦岭—淮河线与我国哪条年等降水量线大致吻合? 8 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作物熟制有什么差异? 9 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主要交通方式有什么差异? 1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班级纪律记录表Excel模板.xlsx VIP
- 坚持人民至上践行为民宗旨.pptx VIP
- 电力系统通信软件:IEC61850二次开发_(6).数据建模与配置.docx VIP
- 《农用地微生物土壤调理剂安全施用技术规范(报批稿)》编制说明.pdf
- 毛概第一章练习题.docx VIP
- 保险-低利率系列报告之三:资负并举应对未来低利率风险.docx VIP
- 电力系统通信软件:IEC61850二次开发_(8).Goose报文机制.docx VIP
- 第四章固体废物测.ppt VIP
- (2025秋新版)湘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学设计(教案).docx
- 电力系统通信软件:IEC61850二次开发_(4).抽象通信服务接口ACSI.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