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离别伤感似乎是古典诗歌花园中一朵永不凋零的花朵,从古至今,无数文人对此反复吟咏,留下多少千古佳作。
词这种文学体裁形式,向来是被认为抒发愁情的最好形式。李清照也不例外。她把“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情壮志放到诗中,而将“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放入词中。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李清照词两首》便是抒发愁情的优秀作品。
请一位女生范读。略作点评,再齐读。
两片佳作都是抒发愁情,这愁情是什么样的愁情?它们是一样的吗?
《醉花阴》写词人留在家中生活空虚无聊,故备加思念丈夫的相思愁情。
《声声慢》是词人历经家破国亡的苦难,艺术地表现自己晚年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孤苦飘沦异乡的孤独凄苦心情。
“言为心声,情为景语”。我们在学习古典诗歌时都知道作者往往不直抒胸臆,更喜欢通过意象来蕴含自己的感情。这两篇词,分别描写了哪些意象呢?
《醉花阴》:薄雾、浓云、瑞脑、金兽、玉枕、纱厨、酒、花、香风、黄、花、黄昏
《声声慢》:酒、风、雁、黄花、梧桐、雨、黄昏。
对比,我们会发现两首词有很多共同的意象。意象营造意境,意境引导读者的审美体验。意象相同,意境也应相同,审美带来的情感体验也相同,对吗?
不对。
为什么不对?这个问题正是我们今天这节课的学习目标:能够理解把握相同意象营造不同的审美体验。
(板书相同意象)
酒、黄昏、风、黄花。
意象研究。
①酒:
《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声声慢》: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两次饮酒,都是在秋天(秋是一个隐藏的意象)。这是一个特别的季节,太多的文人雅士在这个季节触动了太多的情思。自古逢秋悲寂寥,欧阳修有《秋声赋》,郁达夫有《故都的秋》。郁达说过:“对于秋,总是一样地特别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
酒似乎从诞生以来,就和文人密不可分。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专门写了一篇《酒德颂》。在中国,悲欢离合、喜怒哀乐都离开酒。
李清照为什么饮酒?饮酒时又是什么样的情绪呢?
李清照原来在重阳节这一天饮酒。重阳,古人十分重视。在这一天,应是家人团聚,亲友相逢的日子,人们佩戴茱萸,饮菊花酒。孟浩然有诗韵:“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李清照此时把酒重阳,是因为当此良辰佳节,丈夫不在身边。她饮酒已寄托相思之情,借酒浇心中之愁。
但是“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两句使用了“酒”、“黄昏”、“东篱”、“花香”等意象。细加分析,我们可以感触到更多的味道。“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醉花阴》 中,词人用到酒的意象表现内心的愁绪,可这种愁只是单纯的思夫之愁。“东篱”暗用陶渊明的典故,借菊花表现词人品格的高洁、孤傲。“暗香盈袖”化用古诗十九首诗句“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委婉含蓄地表达出对丈夫赵明诚的思念之情。这一边饮酒一边赏菊,染得满身花香,此时虽是相思之愁,却也显得有几分雅致。
《声声慢》中的饮酒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李清照为何喝了三杯又两盏的白酒还觉得酒淡,莫非她是李白再世,酒仙第二。联系前后文,“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天气变寒,饮酒以御寒,但是风太急,身子太弱,仍无暖意,这是其一,也是表象,更深的是什么?我们从“寻寻觅觅”这三句来思考。(我们要明白,意象是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不是孤立存在的。)
赏析: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中的黄花意象给人的视觉形象已是憔悴损,凋零枯萎,不复充满生机,且与前文的寒字暗合如今再也没有人来采摘,使词人想起过去的幸福生活,细捻菊瓣,含情相对场景和谐而温馨可冰冷的现实却是国破家亡夫死,孤苦一个人,内心凄凉苦楚之情非外人能够体会
(对“满地黄花堆积”一句的有截然相反的两种解释:一种是残英满地,教材注释持此种解释;另一种是菊花盛开。第一种的理解是黄花枯萎凋零,从枝头脱落的花瓣堆积满地,“憔悴损”也恰好与之契合,人的容颜憔悴与花的枯萎凋零两相映衬。随后又带出“如今有谁堪摘? ”一句,傲然挺立枝头的黄花已经凋谢不堪摘,而花向来喻女子,昔日倍受丈夫宠爱的自己已经无人来欣赏,人与花“一笔两写”,曲尽其妙。对第二种解释是:李清照由秋日高空转入自家庭院,园中开满了菊花,秋意正浓,可是由于自己无心看花,虽值菊堆满地,却不想去摘它赏它。 “以我观物,物皆着我色”,此时与丈夫已是阴阳两隔,再美的景致也不能引发李清照丝毫的赏玩兴致。后一种解释还可见出“以乐景衬哀情,一倍增其哀”的效应。)
④黄昏
《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黄昏”是时间词,古人常借这一词语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情感。对于游子、思妇而言,黄昏是最让他们不堪忍受的,因为,已近黄昏说明一天即将结束,倦鸟亦会归巢,可他们却身心无托。如刘方平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