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笑的力量[精选]
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窗体顶端
??????
窗体底端
【文学与艺术类刊】
【打印】 【保存】
笑的力量
——论尼采“笑”的理论
陈奇佳
【专题名称】文艺理论【专 题 号】J1【复印期号】2006年05期【原文出处】《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10期第47~52页【作者简介】陈奇佳,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讲师,文学博士。北京100872
【内容提要】 笑,作为人类对自我存在深度体验的一种方式,其价值意义向来被人们所轻视。到19世纪中期,开始有多位思想家从不同的角度切入,讨论笑的性质及其对人类存在的意义。尼采关于笑的理论即是其中不为人所关注却是最深刻的一种。尼采比较系统地考察了笑与人的生命力培育之间的关系。以此为切入点,尼采最早指出了民间节日的狂欢性质。尼采这种对笑、民间节日意义本体论性质的阐扬,给巴赫金以极大的启发。当然,在整个狂欢理论的构设上,巴赫金对尼采的观点亦有重要之修正。 【关 键 词】尼采/笑/狂欢/民间节日/巴赫金
????中图分类号:B83—0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32(2005)10—0047—06????一、笑的研究:一种被边缘化了的声音????作为人类一种最基本的感情表达形式,笑恒久地陪伴着一个人生命的始终。它和“哭(悲)”、平静一起,构成了人类抒情3种最基本、最核心的方式。 人之为情感主体,他对自己整个存在情况的深度体验必然地要借助这3 种方式自然地流露出来,它们构成了人对存在理解的最明证也最无讳饰的直白。在很早以前,轴心时代的文化巨人们就洞察到了感情表达与存在体验之间的深刻关系。像彼时东方的中国、印度诸位贤哲对于“平静”体验的叙述,希伯莱、希腊诸位先哲对于人的“苦痛”状态的深度描述等,至今仍烛照着人们的精神探索之路。但相比较来说,人们历来对笑的力量却始终抱着犹疑的态度。除了伊壁鸠鲁,少有思想家把笑/快乐当作人的最高的存在体验。诚然,在一些宗教性的著作,比如《圣经》中,也有一些涉及得救的狂喜状态的描述,但这种狂喜,究源来说仍是从苦痛体验中派生出来的,而且,在《圣经》中,有关狂喜、欢乐状态的描写,其深刻程度也远不能与对人类生存的本质痛苦的揭示相比。这一点只要参读《传道书》、《约伯记》等就可以看得非常清楚。当然,以上所说只是大略而论,如要细密地讨论这个问题,这就要涉及庞大的比较文化学的问题,这自然不是我们这篇小文章所敢略窥一二的。因此,在这里笔者只是根据现有的一些资料,对笑之研究的被边缘化的状态略略表述自己的一些看法而已,主要则还是试图以此为根据,对尼采的有关理论作出自己的评价。????从研究的角度说,柏拉图已注意到了笑在整个社会生活中自然的功能作用①,但较早深刻触及了哭、笑这两种情感与人根本的生存体验之间关系问题的思想家则是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指出,人生来就有以文艺作品表述自己这两种不同情感的深度体验的强烈需要:“荷马不仅是严肃作品的最杰出的大师……而且还是第一位为喜剧勾勒出轮廓的诗人……当悲剧和喜剧出现以后,人们又在天性的驱使下做出了顺乎自然的选择:一些人成了喜剧、而不是讽刺诗人,另一些人则成了悲剧、而不是史诗诗人。”他认为,对于人类来说,这两种方式都是弥足珍贵的:“因为喜剧和悲剧是在形式上比讽刺诗和史诗更高和更受珍视的艺术。”[1](页48) 但他旋即又指出,喜剧与悲剧相比较,在艺术的价值上先天地就是要略逊一筹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喜剧模仿低劣的人; 这些人不是无恶不作的歹徒——滑稽只是丑陋的一种表现。滑稽的失误,或包含谬误,或其貌不扬,但不会给人造成痛苦或带来伤害。”[1](页58) 像这样的效果比较起悲剧艺术对人灵魂的净化或陶冶,无论如何是大有不如的。尽管亚里士多德并未在《诗学》中明言喜剧与悲剧的高下之别,但他在讨论情节、性格、命运的支配作用等文艺创作的基本问题时,则都是以悲剧创作作为文本的标准形态的,这已经足以说明问题了。????亚里士多德这种对人类感情表达扬悲而抑喜的观点,对思想界特别是文艺思想的影响极其深刻。包括到后来康德、黑格尔的这方面的观念,也都深深地打上了亚里士多德式的印记。但康德、黑格尔不同于亚里士多德之处则在于:在亚里士多德这里,喜剧不管怎么说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涵上都是完全独立于悲剧的,他也肯定滑稽的无害性即其存在的自然合理性②,而康德基本不谈喜剧,黑格尔则有以悲剧作为范本统一喜剧之审美内涵的倾向。黑格尔明确指出,要将笑与人的欢乐情绪分开理解,就是说,有一些笑是不值一提的,与人的崇高理念相关的、事实上属于非自然形成的那种“笑”才是关乎本质的:????人们往往把可笑性和真正的喜剧性混淆起来了……人们笑最枯燥无聊的事物,往往也笑最重要最有深刻意义的事物,如果其中露出与人们的习惯和常识相矛盾的那种毫无意义的方面,笑就是一种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solidworks三维模板设计规范》.pdf
- 【清华大学】2023中国股票风险因子模型白皮书.pdf
- 水泥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doc
- 南京恒生制药有限公司乙醇储罐安全现状评价 12.29(修改稿).doc
- Dell戴尔Dell EMC PowerEdge R740 安装和服务手册.pdf
- 《学前儿童游戏指导》教案 第13课 智力游戏的类型与智力游戏的组织与指导.docx
- Anritsu安立 MS2690A MS2691A MS2692A信号分析仪操作手册.pdf
- 管道修复方案.docx VIP
- 2024年九年级中考数学复习:创新题型——新定义问题 刷题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
- 《学前儿童游戏指导》教案 第6课 表演游戏的组织与指导.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