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大学生计算机基础 概述幻灯片.pptVIP

  1. 1、本文档共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3 计算机应用 科学计算 CAx应用 信息管理 人工智能 嵌入式系统 网络通讯 多媒体应用 其他 1.3 计算机应用 科学计算 科学计算也称为数值计算, 对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中提出的数学模型进行求解计算。 数学模型:几十阶微分方程组、几百个线性联立方程组、大型矩阵等 依据卫星云图进行气象预报 1.3 计算机应用 CAD/CAE:Computer Aided Design/Engineering 利用计算机的强大功能来支持人们进行产品开发与设计活动。 基本内容包括: 建立几何模型 工程分析与计算 动态模拟仿真 自动绘制工程图纸等 1949年:王安向美国国家专利局申请了磁芯的专利----存储问题。 1949年:霍德华.艾肯研制成功“马克”3号计算机----第一台内存程序的大型计算机。使用了磁鼓作为数与指令的存储器,这是计算机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改进。从此磁鼓成为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中广泛使用的存储器。 其他重要工作 “马克”3号计算机 王安 1.1 计算(工具)历史与计算机历史 磁芯存储器 1952年:由计算机之父,冯.诺伊曼(Von Neumann)设计的IAS电子计算机EDVAC问世 IAS计算机共采用了2300个电子管,使用汞延迟线做存储器,运算速度却比拥有18000个电子管的“埃尼阿克”提高了10倍,冯.诺伊曼的设想在这台计算机上得到了圆满的体现。 结构上的创新:“冯.诺伊曼计算机”。 其他重要工作 1.1 计算(工具)历史与计算机历史 晶体管时代的计算机器 1947年:贝尔实验室的肖克利(William B. Shockley),布拉顿(John Bardeen),巴丁(Walter H. Brattain)创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只半导体放大器件,他们将这种器件重新命名为“晶体管” 1953年:贝尔实验室使用800只晶体管组装了世界上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TRADIC。 1.1 计算(工具)历史与计算机历史 1956年:IBM向世界展示了第一台磁盘存储系统IBM 350 RAMAC(Random Access Method of Accounting and Control) 1963年:控制数据公司(CDC)的西蒙.克雷(S. Cray)博士研制成功CDC6600巨型机,共安装了35万个晶体管。 晶体管时代的计算机器 1.1 计算(工具)历史与计算机历史 集成电路时代的计算机器 1959年:来自曾开发出第一台晶体管收音机的TI公司的基尔比(J.Kilby) 向美国专利局申报专利“半导体集成电路”。7月30日,仙童公司向美国专利局申请专利“半导体集成电路”。 几根零乱的电线将五个电子元件(如晶体管、二极管、电容器等)连接在一起,就形成了历史上第一个集成电路。 1.1 计算(工具)历史与计算机历史 1964年:IBM360计算机问世,标志着第三代计算机的全面登场,这也是IBM历史上最为成功的机型。 1965年:DEC公司推出了PDP-8型计算机,标志着小型机时代的到来。 集成电路时代的计算机器 1.1 计算(工具)历史与计算机历史 1971年,INTEL的特德.霍夫研制成功了第一枚能够实际工作的微处理器4004,该处理器在面积约12平方毫米的芯片上集成了2250个晶体管,运算能力足以超过ENICA。Intel于同年11月15日正式对外公布了这款处理器。从此进入微处理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 )时代 集成电路时代的计算机器 1.1 计算(工具)历史与计算机历史 1974年:Intel推出第一款8位微处理芯片8080及随后推出的16位微处理器8086, 开辟了个人电脑时代; 1982年:Intel发布80286处理器, 时钟频率提高到20MHz, 每秒执行270万条指令,集成了13.4万个晶体管。 1985年:Intel发布80386处理器, 32位处理器; 1989年:Intel发布80486处理器,集成有120万晶体管。 1990年:苹果公司联合Motorola和IBM公司一同开发了基于RISC结构的微处理器PowerPC,为的就是能够同Intel公司的X86系列处理器相抗衡。 1993年:Intel发布奔腾(pentium)处理器。初期发布的奔腾集成了300多万个晶体管,工作在60-66MHz,每秒钟可执行1亿条指令。1995年:Intel发布Pentium Pro处理器,其最高速度达到了200MHz,内部集成有550万晶体管,每秒可执行4.4亿条指令。 微处理器 1.1 计算(工具)历史与计算机历史 1997年:Intel发布PentiumⅡ处理器, 0.25微米新工艺,内置多媒体(MMX)功能,并采用了双重独立总线结构。MMX是英文MultiMedia eXtension(多媒体扩展)的缩写。 1999年:Intel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ove874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