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张家口蔚县
张家口蔚县一、蔚州县城
蔚州古城区千年古城——蔚州,如今是河北张家口蔚县县政府的行政所在地。就像大理古城、平遥古城一样,蔚州古城的旧城区今也得以保留。可惜的是,近年来未经人为破坏,新城区毗邻老城而建。据《蔚州志》记载,蔚州古城周七里十三步,城墙高三丈五尺,城门楼三座,角楼四座,三级敌楼二十四座,垛口一千一百余,东南西各有城门,三门外均建有高大雄壮的瓮城……
由于特殊历史等原因,蔚州古城曾遭受了一定破坏,南、东城墙几乎全部被毁,但古城风貌基本没有改变,加之古城内衙署、寺庙、楼阁、民居众多,仍有明、清古城遗风。如今的古蔚州城保存较好的是北城墙和西城墙的北段,总计约长1600米,高约12米,外有护城河。东、西城门已毁,仅存南城门,为景仙门(楼为万山楼)。鼓楼文昌阁保存完好。蔚州古城为不规则形,南面宽阔,北面狭小,东、西两面多弯不平直。城内只建东、西、南三门,没有北门,而在北城垣上修筑有玉皇阁。城内以东西南北四大街为主干道,形成以文昌阁(鼓楼)与南门(万山楼)对称,南北大街为中轴的古城建筑格局。当你穿过崭新气派的蔚县新城区,再踱入沧桑的蔚州古老城区,一种穿梭时空的感觉油然而生。
开放时间:全天/全年
门票:无
游览时长:2-3小时
周边食宿:古城内主街沿街有许多饭店和小食店,一般价格不贵,不必担心用餐。古城六街旅馆可以提供干净且经济的住宿环境。在广场上的社火表演
?蔚县是剪纸之乡二、南安寺塔?
南安寺古塔位于蔚州古城南门西侧塔巷内。该塔应建于北魏时期,距今已有近1500年历史,现存南安寺塔之造型为辽代建筑风格。南安寺塔高超过32米,为13层密檐式砖塔。古塔整体被分为塔基、塔座、塔身、塔刹四部分。塔基为石铁丝垒砌须弥座,塔座砖砌八角形,正四面浮雕篆字,塔下层稳中有降隅浮雕,形门,门楣上浮雕二龙,格心三交六碗棱花,余四面雕盲窗。
有意思的是,民国14年直奉军阀混战时,南安寺塔身东侧第1-3层曾被炮弹击中,现在还依稀可见修补后的弹痕印记。就在南安寺塔下的院子中(现为民宅),有一处剪纸作坊名曰“喜花剪纸厂”,每天人们就从古塔下来来往往进进出出,显得很有生活气息。
地址:蔚县古城六街塔巷15号暖泉镇
暖泉镇位于河北蔚县境内西部,东经114°26′,北纬39°48′,向西3公里即是河北与山西的省界线。全镇16个行政村,1664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342人,镇域面积57.3平方公里。镇区内8个行政村,10411人,居民区1.3平方公里。
中文名称:
暖泉镇
外文名称:
Nuan Quan
别名:
暖泉镇
行政区类别:
河北省
所属地区:
中国华北
政府驻地:
暖泉镇
电话区号:
0313
邮政区码:
075715
地理位置:
东经114°26′,北纬39°48′
面积:
57.3平方公里
人口:
16649人
著名景点:
西古堡,华严寺
机场:
无
风味小吃独具特色糊糊面、粉坨、豆腐干、辣椒油、糖大饼等远近闻名。
史书有文
有史料记载,古镇在尧、舜时期属冀州,商周时属代国,
??暖泉镇
战国时期为赵、秦等国角逐之地。秦、汉、三国、两晋时,均属代郡,暖泉属平舒县治,镇西现存高大的封土汉墓群,便埋葬着当年的官僚显宦。唐宋时期是汉族与少数民族争夺之地。元朝建镇,明清时发展为“三堡、六巷、十八庄”,从此暖泉成为蔚县西部的交通枢纽和商贸中心。
《蔚州志·渠道图》中记载:“出城西三十里暖泉堡中,泉之源以石瓮分东西流”,又说“其水澄清如鉴,三冬不冻,故云。”“暖泉”之名正源于此。两泉最有名者为逢源池水,泉水经东西两龙口相向而出,环村缓流。逢源池南为凉亭书院,书院中主体建筑是一座约80米2的凉亭,泉水从地下穿亭而过,亭前有一过流水井,石砌八角形,故称八角井。“水过凉亭八角井”是蔚县“八大胜景”之一。泉水沿环村明渠浇灌着镇区南的数百亩菜园和稻田,最后流入镇区东南的壶流河水库,数九寒天暖泉水流出1.5公里内不结冰。
民俗第一村
被誉为“河北民俗文化第一村”的西古堡是蔚县乃至河北省的典型古堡,闻名遐迩的西古堡村,俗称“寨堡”,坐落于张家口市蔚县暖泉镇内,向西两公里即是河北与山西的省界线。全村635户,1629人。古堡建于明代嘉靖年间,扩建、续建于明末清初。此地集“古民宅、古寺院、古城堡、古戏楼”四大文化奇观为一体,是古蔚州800庄堡中最为独特,保存最为完好的一例。
暖泉古镇历史悠久。由壶流河谷地发现的旧石器和众多的新石器时代遗址等考古资料可以推溯,早在两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已有人类在暖泉一带定居生活。有史料记载,古镇在尧、舜时期属冀州,商周时属代国,战国时期为赵、秦等国角逐之地。秦、汉、三国、两晋时,均属代郡,暖泉属平舒县治,镇西现存高大的封土汉墓群,便埋葬着当年的官僚显宦。唐宋时期是汉族与少数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