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陋室铭我的课件
秋词 刘禹锡 陋室铭 刘禹锡 学习目标 3、写作背景 一、在诵读中体味情 二、在翻译中感知意 学法指导:善于积累,分类整理 (二)词类活用 (三)特殊句式 四、在对比中领悟理 三、下列句中“之”的用法分别是之的哪种用法: A、助词“的” B、代词 C、动词,“往,到” D、助词无实义 E、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F、宾语提前的标志,无实义 1.何陋之有?( )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 4.食之不以千里( ) 5.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 6 .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 ) 杨小路 从山水写起,以山水作比引出陋室。“不高、不深”喻“陋”,以“仙”、龙”喻“德”,以“名”、“灵”喻“馨”,从而巧妙地引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种写法叫比兴。 * * * * * * *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1、了解“铭”的特点,并通过不断诵读体会文章的音乐美; 2、翻译全文,掌握重点字词及疑难语句; 3、感受作者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高尚情操。 预习检测: 陋室 德馨 苔痕 鸿儒 调素琴 · · · · · tiáo lòu xīn tái rú 案牍 dú · 诸葛 gě 西蜀 shǔ · · 1、掌握字词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他曾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与柳宗元并称“刘柳”。晚年住在洛阳,与白居易唱和较多,时称“刘白”。白居易称之为“诗豪”。 他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 2、认识作者 城南面江而居:“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 县城北门,面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县城中部,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陋室铭》。 3、了解背景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文辞精炼,有韵,读来铿锵有力。 4、了解文体 铭 座右铭写出来放在座位旁边的格言。 刘禹锡因参加过当时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可和州县见刘禹锡是从上面贬下来的软柿子,就故意刁难。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无怨言,反而很高兴,还随意写下两句话,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和州知县知道后很生气,吩咐衙里差役把刘禹锡的住处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面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新居位于德胜河边,附近垂柳依依,环境也还可心,刘禹锡仍不计较,并见景生情,又在门上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那位知县见其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部,而且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时间,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想想这位势利眼的狗官,实在欺人太甚,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3] 要求: 读准字音 读出句读 读出感情 本文韵脚:名ing,灵ing,馨in, 青ing,丁ing,经ing,形ing,亭ing 重点字词提示: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之: ①无案牍之劳形 ②何陋之有 ③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④策之不以其道 ①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②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③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④代词,代指前文所指的事物 (一)一词多义 1.名词活用动词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出名 (2)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显出有灵气。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1)无丝竹之乱耳——使……受到扰乱 (2)无案牍之劳形——使……感到劳累。 3.方位名词作动词 苔痕上阶绿——长到 1、宾语前置句 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全石以为底。《小石潭记》 2、定语后置句 马之千里者《马说》 3、状语后置句 徐喷以烟。《幼时记趣》 4、主谓倒装句 卷石底以出。《小石潭记》 有何陋? 以全石为底。 以烟徐喷(之) 千里之马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