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一?家?三?父?子,都?是?大?文 豪。 背景 北宋初期,西、北方边患严重,自开国至英宗治平年间,宋军和辽军西夏军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军事上的软弱无能导致了外交上的妥协投降。例如宋真宗景德元年与辽议定,每年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后又被迫追加银十万、绢二十万匹。针对这种现实,作者以历史上六国灭亡的教训立论,借古讽今,借六国因贿赂强秦而亡的历史,批评宋王朝贿赂契丹、西夏求苟安是失策的。 六国互丧(sàng) 暴(pù)霜露 洎(jì) 草芥(jiè) 与(yǔ)嬴(yíng) 下咽(yān) 胜负之数(shù) * 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朱德 六国论(一) 苏 洵 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州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宋仁宗嘉祐元年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汴京以所著文章22篇(其中就有《权书》第八篇《六国》)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文名因而大振。苏洵长于策论,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均以文学著名,称他为“老苏”,将他们父子三人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 作者简介 苏老泉,二十七。 始发愤,读书籍。 论是一种论文文体。《昭明文选》所载:“论有两体,一曰史论,乃忠臣于传末作议论,以断其人之善恶。如《史记》后的太史公曰……。二曰政论,则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经史之言,正其谬误。”如《六国论》、《过秦论》等。其特点是善于说理。“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借古讽今。 解 题 宋真宗 弱国无外交 南宋地图 岁 币 岁 币 楚天千里清秋 大声朗读一遍全文 这些字你读对了吗?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