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膜技术、干燥课堂练习课件
求W,根据干燥过程物料水分衡算 物料中干基湿含量为 kg水分/kg干料 kg水分/kg干料 绝干物料流量 G kg干料/s kg/s 求,新的湿空气流量 kg干气/s 所以,新的湿空气流量为 L湿 kg湿气/s ② 求整个干燥系统的热耗量 根据题意,干燥为绝热干燥过程,即干燥器无热损失,则 ,且干燥器无需补热,同时根据题意预热器的热损失可忽略不计。 故整个干燥系统的热耗量为 由H-I 图查出 kJ/kg干气 kJ/kg干气 对绝热干燥过程有 kJ/kg干气 kJ/kg干气 kJ/s ③ 进入预热器的湿空气温度 由 ,查 H-I 图知, 约为48℃。 有一间歇操作干燥器,有一批物料的干 燥曲线如图5-13所示。若将该物料由含水量 w1=27%干燥到 w2=5%(均为湿基含水量)。 湿物料的质量为200kg,干燥表面积为 0.024m2/kg干物料,装卸时间 τ′= 1h,试确 定每批物料的干燥周期。 解:将物料量换算成绝干物料量 干燥总表面积 将物料中水分换算成干基含水量 最初含水量 kg水/kg干物料 最终含水量 kg水/kg干物料 查干燥速率曲线 ① 物料的临界含水量 Xc kg水/kg干物料 ② 物料的平衡含水量 X* kg水/kg干物料 由于X2Xc,所以干燥过程应包括恒速干燥和降速干燥两个阶段。 a . 恒速阶段 由 X1=0.37 , Xc=0.20 查干燥速率曲线知 Uc=1.5kg/m2h b . 降速阶段 由 Xc=0.20 , X2=0.053 X*=0.05 代入式 中 c . 每批物料干燥周期 练习: 一、已知湿空气的干球温度为60℃,湿度 为0.054kg水/kg干气,若总压强为 100kPa,试用解析法求: 1 .湿空气的水气分压; 2.相对湿度; 3.湿比容; 4.湿空气的焓。 解:1. 湿空气的水气分压 p 2. 求 由附录(水的饱和蒸汽压)查得60℃时水的 3. 求湿空气的湿比容 m3湿空气/kg干空气 4. 求湿空气的焓 kJ/kg干空气 二、若上例中湿空气的温度、湿度均不变, 而总压降为50kPa,试讨论湿空气的性质关系 线在H-I图上的变化。 解:湿空气的湿度可由下式计算 若空气的温度和湿度均不变,而总压强改变,则由上式可知,两种压强下的相对湿度必然不同,但符合以下关系: (1) 将等式左边上下同乘以P,以推出 的关系 等式左边 同样右边可得 即(1)式可改为 整理可得 由此可知,在空气温度和湿度不变的条件下,若是空气总压减小,其相对湿度也减小。因此在 H-I 图上,等相对湿度线将上移。 如本题中总压强由100kPa降为50kPa时,相对湿度由原来的40%降为20%,所以压强降低对干燥操作有利。 由湿空气的湿度计算式 可知,对一定的湿度,当总压强P下降时,水蒸汽分压也变小,故在H-I图上水蒸汽分压线下移。而该图上的等温线、等湿度线及等焓线不变。 三、现有一采用废空气部分循环的干燥系统, 干燥器为理论干燥器,新鲜常压空气的流量为 1.667kg/s,焓为50kJ/kg干气,水蒸气分压为 1.6kPa,湿物料含水量为w1=40%,最终w2=7%。 进入预热器的湿空气湿度为0.034 kg水气/ kg干 气,温度为40℃,离开预热器的空气为88℃空 气在预热器的总传热系数为 ℃ 加热水蒸气的压强 。 假定预热器的热损失可忽略,试求: ①以绝干物料表示的干燥系统生产能力; ②预热器的传热面积; ③废空气的循环百分数。 HOP=0.034 IOP t0p=40℃ I1 , H1=0.034 t1=88℃ 废空气 L I2 H2 新湿空气 L0=1.667kg/s t0 H0 , I0=50kJ/kg干气 p0=1.6kPa 预热器 干燥器 湿物料 G w1=40% 干燥产品 w2=7% ?%L 求:以绝干物料表示的干燥系统的生产能力; 预热器的传热面积; 废空气的循环百分数。 水蒸气加热 P水=292kPa ① 根据 I0=50% kJ/kg干气,p0=1.6kPa在H-I图上 确定新湿空气状态点A。 H0p A t0p t1 A1 A2 p0 I0 ② 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王崇刚)教案 (实训部分) 上机实训(五) .docx VIP
- 装修公司融资商业计划书(精选5).pptx
- 生化期末考试吉林大学2015.pdf VIP
-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与实训.pptx VIP
- 2023年牛津译林版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8 测试题(附答案).doc VIP
-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王崇刚)教案 (实训部分) 上机实训(七) .docx VIP
- 消防法律法规知识培训.docx VIP
-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王崇刚)教案 (实训部分) 上机实训(六) .docx VIP
-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王崇刚)教案 (实训部分) 上机实训(四) .docx VIP
-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王崇刚)教案 (实训部分) 上机实训(三) .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