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T01-T06温度(19页)浅析.doc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T01 双金属温度计作业标准 标准 技术点规范 备注 技术标准 双金属温度计外观(常见一般双金属温度计) 图 1 双金属温度计测温原理 利用两种不同温度膨胀系数的金属,一端焊接在固定点,另一端当温度变化时扭曲变形原理进行工作,示意图如图2: 图 2 为提高测温灵敏度,通常将金属片制成螺旋卷形状。当金属片的温度改变时,膨胀或收缩量不等,使得螺旋卷卷起或松开。由于螺旋卷的一端固定而另一端和一可以自由转动的指针相连,两种金属在温度变化时体变化量不一样,因此会发生弯曲而发生位移,位移量与气温接近线性关系,当双金属片感受到温度变化时,指针即可在一圆形分度标尺上指示出温度来避阀门弯头及管道和设备的死角插入深度(1)对于测量管道中心流体温度的,一般都应将其测量端插入到管道中心处如被测流体的管道直径是200毫米,插入深度应选择100毫米;插入深度1 m即可对于高温高压和高速流体的温度测量,为了减小保护对流体的阻力和防止保护在流体作用下发生断裂,可采取保护管浅插方式,的深度应不小于75; 6、底座牢固、密封完好(不渗油、水,不漏气); 7、计量标签正常。 1、双金属温度计在保管、使用和安装中,应避免碰撞管,切勿使管弯曲变形及将表壳扳手使用不允许在强烈震动下工作,以免影响接点可靠性。轴向型双金属温度计:指针盘与保护管垂直连接。径向型双金属温度计:指针盘与保护管平行连接。135°向型双金属温度计:指针盘与保护管成135°连接。万向型双金属温度计:指针盘与保护管连接角度可任意调整。 图6 两种不同成分的均质导体为热电极,温度较高的一端为测量端,温度较低的一端为参考端,参考端通常处于某个恒定的温度下,根据热电动势与温度函数关系,制成热电偶分度表,分度表是由自由端在0℃时的条件下得到的,不同的热电偶具有不同的分度表。目前,国际上已有铂铑13-铂(R型)、铂铑10-铂(S型)、铂铑30-铂铑6(B型)、铁-铜镍(J型)、铜-铜镍(T型)、镍铬-铜镍(E型)、镍铬-镍铝(K型)、镍铬硅-镍硅(N型)8种标准热电偶,南钢炼铁厂常用K型、B型、S型三种热电偶。 常用型号热电偶适用范围如表1: 表1 K 测量介质温度范围:0~1300℃,适宜在氧化性及惰性气体中连续使用,短期使用温度为1200℃,长期使用温度为1000℃以下,其电势与温度的关系近似线性。 B 热电性能稳定,长期使用可测1600℃以下,短期使用可测1800℃。 S 热电性能稳定,精度高,抗氧化性能强,宜在氧化性气氛中连续使用,长期1300℃,短期1400℃ 热电偶安装技术要求: 新热电偶安装前,检查热电偶出厂合格证及南钢检定标签,按《热电偶维修标准》中“热电偶检查技术要求”检查热电偶是否正常; 按工艺设计要求,热电偶的测量端应处于能够真正代表被测介质温度的地方; 应尽可能安装于管道、容器的正上方(避阀门弯头及管道和设备的死角 图 7 2、系统测温常见故障检查 当系统温度显示异常时: (1)、查点表,根据故障温度点位号查找其所在电气柜对应的温度变送器; (2)、观察温度变送器外观,若无明显异常,检查温度变送器;(3)若温度变送器输入信号异常,检查现场热电偶、中间过渡箱及现场至电气柜内线路; (4)若温度变送器输入信号正常,检查温度变送器输出信号,输出信号异常更换温度变送器; (5)若温度变送器输出信号正常,检查PLC或DCS模块及仪表柜至PLC或DCS柜信号线路; (6)若PLC或DCS模块AI点坏,重新选择通道或更换模块,当重新选择通道应按《计算机管理规定》做好变更记录。 3、热电偶检查技术要求: (1)、热电偶的接线端无氧化,用万用表的电阻档量两端电极,电阻应小于10Ω; (2)、单端电极均无接地(或外壳)现象; (3)、使用万用表mV档测量在用状态热电偶两电极间的电动势,查相应分度表所得的温度值,与二次显示温度值进行对比,允许误差不得超过表2规定; 表2 (参照《热工测量仪表》P81 冶金工业出版社) 标准热电偶 分度号 热电偶 等级 温度范围/℃ 允许误差/℃ 正极 负极 S分度号 铂铑10① 铂 Ⅰ 0~1100 ±1 1100~1600 ±[1+0.003(t-1100)] Ⅱ 0~600 ±1.5 600~1600 ±0.25%|t| B分度号 铂铑30 铂铑6 Ⅱ 600~1700 ±0.25%|t| Ⅲ 600~800 ±4 800~1700 ±0.5%|t| K分度号 镍铬 镍硅 Ⅰ 0~1100 ±1.5℃或±0.4%|t| Ⅱ 0~1300 ±2.5℃或±0.75%|t| ①铂铑10表示含铂90%,铑10%,以此类推。 注:1、t为被测温度,|t|为t的

文档评论(0)

挺进公司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