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福公司与焦作早期的城市化进2[精选].docVIP

英福公司与焦作早期的城市化进2[精选].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英福公司与焦作早期的城市化进2[精选]

英福公司与焦作早期的城市化进程 焦作市素以“煤城”闻名中外,是我国重要的优质无烟煤生产基地之一,采煤业在焦作有着悠久的历史,隋唐时期已经开始开矿采煤。但作为现代城市发展的起步,却是从1898年英福公司入驻焦作,进行现代煤矿业开采和相关的投资开始的。英福公司在焦作进行机械采煤矿井建设以及配套设施,生活区和生活服务设施建设,构成了焦作早期的城市风貌和城市框架,是焦作从一个农村小集镇发展成为现代都市的标志和起点。本文从焦作古代采煤业发展情况和英福公司进入焦作后采煤业发展情况对比,分析近代英福公司在焦作的机械采煤矿井建设和投资对焦作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影响。 一、英福公司简介 英福公司成立于1897年,由英国授意意大利人康门斗多·恩其罗·罗沙在英国伦敦组织成立的公司-英意联合公司,注册地为英国,注册资金2万英镑,注册名为福公司,公司地址为英伦敦堪农街110号。英国之所以成立这个专业性的的跨国公司,其目的就是开展对中国矿产资源和煤炭资源的占有和开采。 英福公司成立后,首先在中国天津设立福公司办事处,任命英国驻上海总领事哲美森为总董,开展对中国采矿权的争取工作。其后,福公司在山西、河南等地以借款名义参与开采煤、铁矿等业务活动。在山西,因绅民反对,所开展的业务未能成功,不得以退出山西。在河南,福公司不正当手段和反复的交涉,最终取得在修武县焦作一带采矿的权力。从1898年起,英福公司在焦作进行了长达四十多年的机械化采煤矿井建设和煤炭开采业务。 自1898年进入焦作至1939年退出焦作,福公司先后在焦作开凿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二十四、李封矿井和王封矿井等现代机械化采煤矿井,修建了道清运煤铁路(河南滑县道口镇――河内县清化镇)、道清铁路局等相关设施,兴建了大批的生活区和相关设施,形成了以福中大街、东、西马市街为主要城市街道的焦作早期城市化格局。 1939年,日本人侵占焦作后,福公司因遭日军所操纵亲日商人的围攻、骚扰,经营困难,撤离焦作,返回英国,结束了在焦作四十多年经营活动。 二、英福公司进入焦作之前的古代焦作煤矿业 焦作发现煤炭最早见于战国时期,《山海经》之《五藏山经》记载“贲闻之山其上多苍玉,其中黄垩多涅石”,贲闻之山为现焦作一带,涅石为煤炭;隋唐时期为土法采煤,宋代开始大规模的手工作坊式开采。2004年7月,焦作市解放区上白作村南,宋代古墓葬出土的李从生墓志,对当时采煤业有详细记述:“至元祐三年戊辰岁,巍巍乎万户山前,浩浩乎乌金出世,吉乃以地为主,夜以继日役工匠数百人,自赡千余口,获山泽之厚利者,皆出乎吉之分,而莫知其数焉。” 墓志详细记述了当时采煤的盛况。2006年5月,配合南水北调工程,焦作市文物工作队对位于主河道内的焦作市苏蔺墓区西北部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发现南北向的汉代至宋金时期的古道路一条。在宋代层中,古道路西侧发现大量的燃煤灶火及煤堆遗迹,并遗存有少量煤碳。在古道路的路面上发现有大量的煤屑黑灰土,厚达5—10厘米。从发掘情况判断,应当为长期运煤的散落物。运煤古道和大量燃煤生活灶、煤堆的发现,证明宋代焦作地区的煤炭使用已相当的普遍,反映了宋代焦作采煤矿业已有相当的规模。元明时期,焦作的煤矿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有“卧中之地,日进斗金”之说。清朝初年,焦作地区的民间小窑建井有了很大发展。道光六年冬,杨某等联集众人,在焦作庙河附近老君庙北一里许,开凿煤窑数十,颇得利。光绪初年,富户豪绅争相开凿小窑,焦作地区小煤窑之多,似是星罗密布。清同治九年,德国人Bavonron Richthofen曾在中国游历调查矿山,记述焦作矿区有十个较大的小煤矿,每小煤窑日出煤1000多筐(120—130斤/筐),利益丰厚。 焦作古代开凿的小煤窑,均选在煤田浅部,井筒深度一般在80—120米之间。使用人力绞动“辘轳”,用大荆笼提升矿石与煤炭,用牛皮仓兜水提升排水。英福公司进入焦作之前,焦作的煤窑均为人力作业的手工作坊工场,没有现代机械化生产的采煤矿井,处于落后的封建手工作坊式生产状况之中。 三、英福公司在焦作所建的现代机械化矿井概况 1840年的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被打开,逐步沦为了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国家。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的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日本取得了在中国开办工厂的特权。不久,其他帝国主义列强纷纷效尤,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作为老牌殖民帝国的代表,英国对中国的矿产更是觊觎已久,积极地加入了这个狂潮之中。 1898年初,英福公司派其代理人罗沙来到中国,通过李鸿章的亲信幕僚马建忠,以假设的豫丰公司向福公司借款一千万两白银为名,经清政策批准,取得“怀庆左右,黄河的北诸山各矿”的采矿权。福公司最终取得在修武县焦作一带采矿的权力。 1902年,福公司总董哲美森及工程师利德等人来到焦作,在焦作下白作村购地20亩建

文档评论(0)

dart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