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黎巴嫩介绍.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年整理】黎巴嫩介绍

We have amended our Terms of Use: Please read about the new changes 黎巴嫩[编辑] 黎巴嫩共和国 ?????????? ???????????(阿拉伯语) 通称:黎巴嫩 黎巴嫩国旗 黎巴嫩国徽 国歌:《黎巴嫩国歌》(?????? ?????? ?????????) 自然地理(实际管辖区) 面积 国土面积:10,452平方公里(世界第166名) 水域率:1.8% 首都 贝鲁特 最大行政区 阿布达比迪特 最大城市 贝鲁特 时区 UTC+3 人民生活 人口 以下资讯是以2008估计 总人口:4,224,000人(世界第126名) 人口密度:404/km2(世界第25名) 官方语言 阿拉伯语 官方文字 阿拉伯语 主要节日 独立日:1943年11月22日 道路通行方向 靠右行驶 政治文化 国家领袖 国家元首(总统):米歇尔·苏莱曼 政府首脑(总理):纳吉布·米卡提 经济实力 人类发展指数 以下资讯是以2013年估计 0.745(第72名)-高 货币单位 黎巴嫩镑(LBP) 其他资料 国家象征 黎巴嫩雪松 国家代码 LBN 国际域名缩写 .lb 国际电话区号 +961 黎巴嫩共和国(阿拉伯语:?????;阿拉米语:????;英文:Republic of Lebanon),位于亚洲西南部地中海东岸,习惯上称为中东国家。该国东部和北部与叙利亚接壤,南部与以色列(边界未划定)为邻,西濒地中海。 目录 [隐藏] 1 历史 1.1 内战及内战之后 1.2 雪松革命 1.3 2006年以黎冲突 1.4 巴里德河冲突 1.5 2008年内乱 2 政治 3 行政区划 4 地理 5 人口 5.1 人口推算 5.2 宗教 6 军事 7 经济 8 文化 8.1 饮食 9 旅游 10 外部连接 11 参考文献 历史[编辑] 主条目:黎巴嫩历史 腓尼基和贸易路线的地图 1937年以前,在法国授权下,叙利亚的民族自治地方的地图 黎巴嫩旧译利巴嫩,是一个历史非常悠久的地区,早在2000多年前,腓尼基人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现在黎巴嫩小店里经常可以看到出土的腓尼基小人的仿制品。腓尼基人是第一个环非洲航行的民族,发明了腓尼基文字。黎巴嫩过去曾经盛产香柏,这些参天巨树都是邻近国家的重要建筑材料。这些有关黎巴嫩的零散记录,都可以在旧约圣经里看得到。后来,古罗马占领了黎巴嫩,并修建了举世闻名的巴尔贝克神庙,该神庙是世界上保存最为完整的最大的罗马古建筑之一。 由于黎巴嫩扼守亚非欧战略要道,所以不少民族都曾经占领过黎巴嫩。相继受埃及、亚述、巴比伦、波斯、罗马统治;七至十六世纪初成为阿拉伯帝国一部分。1517年被奥斯曼帝国占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成为法国委任统治地。1941年6月英军在自由法国部队协助下占领黎巴嫩。同年11月自由法国部队宣布结束对黎的委任统治。1943年11月22日黎巴嫩摆脱法国委任统治宣布独立,成立黎巴嫩共和国。1946年12月英、法军全部撤离黎巴嫩。 于1975年-1990年间内战时期被破坏的建筑 1975年4月,黎巴嫩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两派爆发内战。叙利亚自1976年10月起在黎巴嫩驻军,并扶植国内的真主党游击队;而以色列亦控制过南黎巴嫩一段时期作报复。1989年10月,伊、基两派议员达成“塔伊夫协议”,重新分配政治权力。1990年,黎内战结束。2005年4月26日,叙利亚遵照联合国决议,自黎巴嫩撤军,结束29年的直接干预。2006年7月12日,以色列与黎真主党爆发冲突,8月14日,以色列与黎真主党接受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第1701号决议,双方实现停火。2009年6月7日,黎巴嫩举行第十四届议会选举,萨阿德·哈里里被任命为总理并于11月9日组成新一届内阁。 内战及内战之后[编辑] 1983年,贝鲁特,兵营遭到轰炸。 1975年,黎巴嫩爆发了一场持续了15年的内战,严重破坏了黎巴嫩的经济,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估计,有15万人遇难,20万人受伤,约90万人(占战前人口的五分之一)流离失所。1990年,各方签署塔伊夫协议(Taif Agreement)结束内战,但黎巴嫩的很多地方已经成为一片废墟。 在内战期间,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利用黎巴嫩对以色列发动袭击。以色列国防军分别于1978年和1982年两度入侵并占领黎巴嫩,第二次入侵时,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遭到驱逐。2000年之前以色列一直控制着黎巴嫩南部。由于真主党不断发动袭击,而且舆论认为如果以军撤出黎巴嫩,暴力事件将减少并消解,以色列总理埃胡德·巴拉克(Ehud Barak)决定撤军。联合国认为以

文档评论(0)

love874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