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生命教育:绽放生命的幸福之花答题.doc

第九章生命教育:绽放生命的幸福之花答题.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授课时间 课次 第二次课 授课方式 (请打√) 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 课时安排 3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九章 生命教育:绽放生命的幸福之花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自杀的常见原因、类型、过程,掌握危机干预的具体方法和手段。 教学重点及难点: 生命究竟是什么? 幸福是什么? 我们要怎么帮助那些有自杀企图的同学?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1、危机干预的具体方法和手段有哪些? 2、针对自杀,人们常存在哪些模糊的观念? 下节课预习重点: 第十章正确看待心理问题与危机:走出迷雾点破纱 参考文献: 张小远,解亚宁主编。心理健康教程,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傅晓华 邵雅利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南开大学出版社,2014年 课时分配 教学内容(讲稿) 方法及 手段 导入: 明星自杀: ●1935年3月8日凌晨,风华正茂的阮玲玉坚定地选择了死亡来表示清白,向残酷的世界作最后抗争。 ●1962年8月5日凌晨,人们发现一代艳星玛丽莲.梦露全身赤裸死在寓所的床上。首次验尸报告称,她的死是由于“过量服用镇静类药物引起的假定性自杀”。 ●1985年5月14日,翁美玲在家中开煤气自杀; ●1991年1月4日凌晨两点,著名女作家三毛在台湾一家医院用丝袜将自己挂在点滴架上,自杀身亡。 ●2002年7月31日傍晚有过多次自杀和自残经历的香港艳星陈宝莲在上海南阳路一幢24楼顶楼跃下自杀身亡,终年29岁。 ●2003年4月1日晚,张国荣从香港中环文华酒店24楼跳楼身亡,身上留有一封写着“深感情绪困扰”的遗书。 高校学子自杀: ●2001年3月19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建工系学生赵××因失恋跳楼身亡。 ●2001年6月15日,广东省交通高职院学生邓××因遭受自己认为无法承受的打击,跳楼身亡。 ●2001年7月10日,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学生黎×在家中自杀身亡,生前家庭压力和学习压力很大。 “假如黄河泛滥,你们只能采取疏导,而不能封堵。”广州大学学生黎×在自杀前曾这样对父亲说。据了解,黎的父母对儿子的专业学习要求很高,却对儿子玩电脑非常反感并严格控制。为防止儿子购买电脑软件,黎的父母每月只给他200元生活费,其它生活、学习用品一律由母亲操办。黎对这种高压封闭的管教方式十分反感,却难以在经济上、生活上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心理长期抑郁,而当他预感到考试成绩不理想时,这种抑郁终于爆发:黎因害怕父母责难而跳楼。 ●2001年9月17日,仲恺农业技术学院环境工程系新生黄××跳楼身亡,他生前曾多次表示不习惯宿舍生活。自杀人群中,约9%的患者被诊断为人格障碍,具有“不正常人格”患者高达30%;自杀的人格障碍患者与其他人相比更容易遭遇更多的不良生活事件自杀通常由愤怒或无望或两者并存所诱发3、躯体疾病导致自杀躯体疾病也是导致自杀的常见原因,一些难治性的疾病往往对患者构成很大的心理压力,甚至导致精神崩溃,如癌症、爱滋病、一些难治性的慢性疾病,还有一些意外事故导致躯体残疾等因无法改变残酷的现实,为摆脱痛苦选择自杀。当这些躯体疾病伴发抑郁时自杀的风险就明显提高。4、社会因素物质富裕:单纯的物质富裕似乎与自杀的关系不是很大;社会结构:家庭关系、职业、社会的变迁、生活方式社会关系的数量、时间长短、强度及质量与自杀危险成反比;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当总体自杀死亡率突然变化时,男性自杀率上升与下降的幅度要比女性大,说明男性更倾向于由于外界环境的改变而产生自杀,而当危机作用于个体时,男性与女性的自杀率没有明显差异。生活方式:社会现代化,科技进步,经济从社会的非经济部分中游离出来,日常生活更趋向于理性化和大众化,导致家庭的改变(核心型及离婚)、工作生活的改变(工业化及自动化),文化(宗教的没落)及社会生活的改变(个体化、城市化)。个体越来越趋向于孤立状态,缺乏集体及宗教团体的保护。宗教信徒的自杀或集体自杀,一些极端的教派蛊惑人心,教唆信徒放弃生命,追求天国极乐。三、自杀的类型1.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从社会整合的角度(社会对个人关系及控制力的强弱),把自杀分为四种类型。(1)利他性自杀(altruistic suicide)利他性自杀指在社会习俗或群体压力下,或为追求某种目标而自杀。常常是为了负责任,牺牲小我而完成大我。如屈原投身泪罗江,以死唤起民众的觉醒;孟姜女哭长城,殉夫自杀;日本武士剖腹自杀,以生存为耻辱;疾病缠身的人为避免连累家人或社会而自杀等。这类自杀者的共同心理是死是有价值的,是唯一的选择。涂尔干认为在原始社会和军队里这类自杀较多。在现代社会里越来越少

文档评论(0)

挑战不可能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