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1.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7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1

2007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1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加强 勉强 倔强 强制 B.差遣 差役 出差 钦差 C.恶习 恶毒 恶心 厌恶 D.参观 参军 参与 参差 2.改革开放以一来,报刊杂志、电视及其他媒体上出现了大量的新词语,例如“希望工程”、“炒鱿鱼”、“电子邮件”等。请你再举出三个例子,写在下面。(3分) 答: 3.将①、②、③按照合理的顺序填入下面的横线上,使其成为语意连贯的话。(只填序号)(3分) 作为教师,我们 , , 。 ①应该鼓励他们对生活的独立思考 ②应该培养他们的批判精神 ③应该帮助学生认识生活中的黑暗和邪恶现象 4.按要求填写。(4分) ①日出江花红胜火, 。(白居易《忆江南》) ② ,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 ③同窗好友将随支边的父亲去新疆就读,请选择古诗名句赠别留念,以示万水千山隔不断真挚的友谊:“ ” ④崔颢的名诗《黄鹤楼》中写道:“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中也有两句,与此意境相仿,这两句是:“ ” 5.三位读书人凑在一块聊读书。甲说:“读书好。”乙说“好读书。”丙说:“读好书。”请问他们各自说的意思是什么?(3分) 答:甲: 乙: 丙: 二、阅读理解(50分) (一) (12分) 征服沙漠的最主要的武器是水.无论植树还是种草,土壤中必须有充足的水分.所以要取得向沙漠进军的胜利,必须有充足的水源。 ①我国内蒙古东部和陕西、山西北部有足够的雨量.②就是西北干旱地区,地面径流 和地下潜水也是很大的. ③有些沙荒地区,如河西走廊、柴达木、新疆北部准噶尔和新疆南部塔里木,都是盆地,周围的高山上有大量的积雪。④这样看来,只要能充分利用这些水源,我们向沙漠进军不但有收复失地的把握,而且能在大沙漠里开辟出若干绿洲来。⑤普通河流愈到下游,水量愈多,河流愈大.⑥但在沙漠中,因空气的蒸发,泥土的浸润,河流反而愈流愈小,终至于干涸不见,一部分水被蒸发到空中,一部分浸入到土壤岩隙中成为地下水。⑦如地质构造是一个盆地.则能汇成地下海,可以作为建立绿洲的水源。⑧据中国科学院综合考查委员会的调查,只要有水源,单新疆尚有1亿亩荒地可以开垦. 6.如果删去第一段中“最主要”三个字好不好?为什么(3分) 答: 7.请写出第二段的中心句(只填写句子序号)。(2分) 答:第二段的中心句是第 句。 8.沙漠中的河流愈流愈小的原因是:① ,② 。“如地质构造是一个盆边,则能汇成地下海,可以作为建立绿洲的水源.”这句话同上述的第 个原因相照应.(3分) 9.“如河西走廊、柴达木……”和“如地质构造是一个盆地……”中的两个“如”意义不相同.前者是表示 ,后者是表示 .(2分) 10.据报载,北京市以往只有冬季才出现“沙尘暴”天气,而近两年来,一年四季都有“沙尘暴”天气出现。这说明风沙向南的袭击越来越严重。结合本课所学知识,用简明的话写出治理“沙尘暴”天气的方法。(2分) 答: (二)(15分) 乡 音 1985年,台湾人到大陆仍旧是违法的,但是我去了,去看看湖南那个被落在火车站、长我四岁的哥哥。 清晨,还在半睡半醒中,宾馆窗外流进此起彼落的人语声,不外乎日常的招呼,“哪里去呀?”“早啊!”人来人往。 我蜷缩在被窝里,耳朵却像野狼一样竖起来。这窗外的人,怎么回事,竟然全说着我父亲的话;那声音、腔调,熟悉面亲切,像条睡暖了的旧被,像厨房里带点油腻的老钟。我冲动得想趴上窗子看看这些人的面貌——他们和父亲可长得也相似? 在台湾,父亲的乡音总惹人发笑,“听莫啦!’人们摇摇头。他得费好大的力气才能让人弄清楚他要的是锄头、芋头,还是猪头。 而在这扇窗外,每一个人——厨师、公安、服务员、书记,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都说着父亲的话,说得那么流利顺畅,说得那么不假思索,那么理直气壮,好像天下再大也只有这么一种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语

文档评论(0)

sf19710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