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迎接9月父爱无言
幼教见闻
时间如梭,光阴似箭。转眼间,儿子已两岁半了。是把儿子送幼儿园,还是继续留在家里让保姆带,我一直有些矛盾。偶尔看到的一句话:“早放手,让孩子自己走。”让我最后决定:9月日,送儿子上幼儿园。
迎接9月:父爱无言
作出决定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比较、选择幼儿园。整个8月的工休时间,我穿梭于单位幼儿园、部队幼儿园、私立幼儿园,考察幼儿园的软硬件设施、收费情况等,在反复比较后,最后在单位幼儿园给儿子报了名。
报名后,有6次免费入园体验机会,即每周六上午,父母可带孩子到幼儿园,在幼师的带领下,做一些亲子游戏,目的是让孩子熟悉幼儿园、亲近幼儿园、热爱幼儿园,为9月日顺利入园奠定基础。
如果说带儿子入园体验比较轻松愉快的话,那么,训练儿子自己吃饭、自己方便、自己穿衣、自己睡觉就并非易事了。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要培养两岁半的儿子掌握这么多自理生活能力,谈何容易。加之儿子周一至周五在姥姥家,只有双休日跟着我,我只好采取随机训练与强化训练相结合。
每次训练儿子自己吃饭前,我先做好四件事:给儿子把手洗干净,把饭的温度调至适度,准备好一双筷子、一个勺子。刚开始,儿子不会用筷子,也不会用勺子,用手抓着吃,尽管没有吃相,弄脏了衣服,但毕竟前进了一步,我不失时机地鼓励他。慢慢地,儿子学会了用筷子挑着吃,用勺子舀汤喝,吃到嘴里的没有掉到地上的多。临上幼儿园前,儿子基本掌握了吃饭的要领,左手扶着碗,把嘴放在碗沿上,右手用筷子或勺子往嘴里扒饭。
训练儿子自己穿鞋穿衣,我采取的是做游戏的方法。即先教儿子穿鞋穿衣的要领,然后适当夸张穿鞋穿衣的动作,与儿子比赛,我每次都故意慢些,让儿子先穿好,最后,以儿子是“冠军”为由,奖励给儿子一个“小贴士”。这一招还真灵,有时,儿子会主动要求:“爸爸,做穿鞋游戏还让我当冠军吧?”“好!”就这样,经过多次游戏,儿子在入园前学会了自己穿鞋,但偶尔会左脚穿到右脚上;穿衣服得在大人的帮助下才能完成。
训练儿子小便比较省事,每次在外吃外吃饭儿子要小便时,我就带他到男厕,儿子学着大人的样子,无师自通。遗憾的是,在儿子入园前,没有教会儿子自己睡觉、按时排便。
与训练儿子生活自理能力相比,做针线活对我来说也是一个刻骨铭心的记忆。给儿子报名后,幼儿园统一配发了被套、褥套、床单、毛巾被、枕套,要求家长自做被子、褥子、枕头,并在被套、褥套、床单、毛巾被、枕套的右上角绣上宝宝的名字。市场上有做被子、褥子、枕头的地方,花些钱就搞定了。可绣儿子的名字,让我伤透了脑筋。我带着儿子找了五、六家裁缝店,得到答复都两个字:“不绣。”儿子就急了:“不绣,爸爸打他!”
“打人是犯法的。他们不绣,爸爸给你绣。”
“谢谢爸爸。”儿子懂事地给我鼓劲。
我买来针线,先用圆珠笔在布面上写上儿子的名字,然后飞针走线。可是,想着容易,做起来难!一不小心,针就扎住了手指,钻心地痛。儿子赶忙用小嘴吹我的手指,边吹边说:“爸爸不痛了吧?”儿子的懂事和可爱,让我一鼓作气绣完五个名字,抬头一看,用了两个半小时,望着不太漂亮的劳动成果,我想起了那首古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一切准备就绪,太多的担心又涌上心头:入园是儿子成长路上的“第二断奶”。与第一次断奶相比,这次断奶不仅有生理的不适,更有心理上不适!儿子能不能适应幼儿园的新环境,能不能吃饱,能不能按时喝水,能不能自己睡觉,能不能与小朋友和谐相处,会不会哭,会不会生病……
我抱起儿子,亲着他的小脸蛋,心中默默祈祷:但愿我的担心是多余的。
相信孩子,他就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你的孩子喜欢问“为什么”么?
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你已经试过要帮助宝宝改正一些不当的习惯了,但结果不尽人意。请别急,也许“改”这个概念把事情变难了,我们来看看为什么:
禁果总是吸引人。还记得我们小时候,被禁止行动什么,反而更“激励”你的行动?
“说说”不会让他改变。比如你试图从宝宝手里拿过什么东西么?不容易。那么试过拿某东西来换么?这就对了!如果新玩具够有趣,旧的自然就能丢掉了。
潜意识不懂得否定。弗洛伊德说:“大脑中有一部分存在不懂得否定/错误/,人的潜意识可能会忽略/ 改/而只牢记了/ 错/。”
坏习惯是占用时间的。宝宝停下“旧习惯”时,手头就多了空余时间:他们或许可能会找些新的趣事做,也可能更沉溺于那个习以为常的“旧习惯”中。
坦白说:有时我们并不想改变某些习惯时也会对它有所抱怨。或许这是一种正常情绪的释放,因此,研究表明培养一个习惯需要三个月的时间,但是习惯培养的开始是最重要的。那么,改变旧习惯还要激发宝宝主动,它需要经过长期、反复地坚持,要“日积月累”最后才能根深蒂固。
给您宝宝衣食住行小建议
真正决定孩子性格的是父母
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你已经试过要帮助宝宝改正一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