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 知识点对点训练题15.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 知识点对点训练题15

2014届高考语文 知识点对点训练题15 板块一 古文翻译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节选自《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1)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见“参考译文”画线处。 【参考译文】 五亩大的住宅场地,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织品了。畜养鸡、猪、狗,不要耽误它们的繁殖时机,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肉食了。百亩大的田地,不要耽误它的耕种时节,数口之家就可以不挨饿了;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负或头顶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岁的人能够穿上丝织品、吃上肉食,百姓没有人挨饿受冻,做到这些却不能统一天下称王的,还没有过这种事。 二、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熟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节选自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熟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见“参考译文”画线处。 【参考译文】 地方平坦并且路程近,到达的人就多;地势险峻并且路程远,到达的人就少。但世上的奇妙雄伟、珍贵奇特、不同寻常的景象,常常在那险阻僻远的地方,因而人们很少到达那里,所以,不是有志向的人是不能到达的。有了志向,也不随从别人而中止,然而力量不足,也不能到达。有了志向和力量,而且又不随从别人而松懈,到了那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外力来辅助他,也不能到达。但是力量足够到达那里,结果却没有到达,在别人看来是可嘲笑的,在自己看来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努力却不能到达的人,就可以没有悔恨了,难道谁还会讥笑他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心得。 我对于那倒在地上的石碑,又因此叹惜那古代文字的失传,后代人弄错了它的流传,而没有人能够说明白的事情,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今天治学的人不可不深入地思考、谨慎地选取的缘故了。 三、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职乎?盖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凡民之食于土者,出其十一佣乎吏,使司平于我也。今受其直、怠其事者,天下皆然。岂惟怠之,又从而盗之。向使佣一夫于家,受若直,怠若事,又盗若货器,则必甚怒而黜罚之矣。今天下多类此,而民莫敢肆其怒与黜罚者,何哉?势不同也。势不同而理同,如吾民何?有达于理者,得不恐而畏乎! (节选自柳宗元《送薛存义序》) (1)盖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使佣一夫于家,受若直,怠若事,又盗若货器,则必甚怒而黜罚之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势不同而理同,如吾民何?有达于理者,得不恐而畏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见“参考译文”画线处。 【参考译文】 凡在地方上做官的人,你知道自己的职责吗?原本是百姓的仆役,并不是役使百姓的。所有在当地劳动吃饭的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