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中国文学史.
绪 论
文学体裁、流派、思潮、作家、作品、语言、艺术形式、审美发展、变化及其原因
明代文学
一、明代文学的演变
章著分为近世文学受挫期(明前期)、复兴期(弘治到万历30年)、徘徊期
嘉靖为界分前后两期:中古-近古 表现个性、人欲
二、商业经济的繁荣与城市文化形态的形成
明初“重农抑商”,影响了城市繁荣。
明中后期,手工业、城市商业和城市发展,市民阶层壮大
对文学发展的影响:作家、读者群、作品内容与审美趣味世俗化、文学商品化
三、王学左派兴起及其对文学的推动
明初政治、思想文化状况,造成沉闷局面
明中叶后,皇权高度集中,导致皇帝的腐化、宦官的专权、党争,思想松动
弘治(1488-1505)、正德(1506-1521)间,王守仁心学兴起:内容及意义
王学左派对文学的影响:①文人在行为(狂士)、理论(情理对立,独抒性灵)和创作上,张扬个性,肯定人欲;②导致非道德和非理性
四、俗文学的发展与对文学特性的认识
1、理论上,肯定俗文学的价值
2、创作上,小说和戏曲成就最高。
①小说:章回小说、话本小说和文言小说
②戏曲:传奇、杂剧
对文学特性认识的深化
俗文学的雅化与雅文学的俗化
高度重视文学的情感特征
清晰认识到文学的虚实关系
开始关注人物的性格刻画
更加注重文学语言的通俗易懂
五、众多的文学群体及文学的论争
文学团体:兴趣型、主张型、政治型
文学论争的特点:明确的文学主张和强烈的革新意识
文学论争促进了文学的发展
第一章 《三国志演义》与历史演义的繁荣
一、成书
陈寿《三国志》裴松之注
司马光《资治通鉴》朱熹《通鉴纲目》
《后汉书》《晋书》《世说》《搜神记》等
民间说话:《全相三国志平话》、《三分事略》,七八万字
戏曲:60多种剧目、现存21种,半数多以蜀汉人物为中心,有拥刘反曹倾向
元末明初:罗贯中“据正史,采小说,证文辞,通好尚”,想像、虚构而成,“非俗非虚,易观易入,非史氏苍古之文,去瞽传诙谐之气,陈叙百年,该括万事。”
主要受《资治通鉴》《通鉴纲目》影响
现存明刊本有十多种称“按鉴”演义三国志传;
《演义》分卷、分则、立题目的记事格式
《通鉴》:首尾详略,平文书写
《通鉴纲目》:纲大字,节目小字低一格
《通鉴纲目》卷十二有“袁术使孙坚击刘表,表军射杀之”一条,《演义》卷二有“孙坚跨江战刘表”一则;
《通鉴纲目》卷十二有“李催、郭汜等举兵犯阙”一条,《演义》卷三有“李催郭汜寇长安”一则;
《通鉴纲目》卷十二有“(兴平)二年春,正月,曹操败吕布于定陶”一条, 《演义》卷三有“曹操定陶破吕布”一则;
《通鉴纲目》卷十三有“(建安二年)秋九月曹操击袁术走破之”一条,《演义》卷四有“曹操会兵击袁术”一则;
《通鉴纲目》卷十三有“(建安六年)夏四月,曹操击袁绍仓亭破之”一条,《演义》卷七有“曹操仓亭破袁绍”一则;
《通鉴纲目》卷十四有“十一月,魏公操杀皇后伏氏及皇子二人”一条,《演义》卷十四有“曹操杖杀伏皇后”一则;
《通鉴纲目》卷十四有“秋七月,魏公操取汉中走张鲁”一条,《演义》卷十四有“曹操汉中破张鲁”一则;
尊刘贬曹
《通鉴》卷六十八《汉纪六十》:“(建安二十二年)夏四月,诏魏王操设天子旌旗,出入警跸。”
《通鉴纲目》卷十四:“夏四月,魏王操用天子车服,出入警跸。”
《演义》卷十四第六则:“曹操既受王爵,冕十二旒,乘金银车,驾六马,用天子车服仪銮,出警入跸于邺郡。”
《通鉴》卷七十二《魏纪四》:“(魏青龙)二年眷二月,亮悉大众十万由斜谷入寇。”
《通鉴纲目》卷十五则:“(建兴)十二年春二月,丞相亮伐魏。”
《演义》卷二十一第二则:“是年,乃建兴十二年春二月,孔明入朝奏日:‘臣今存恤军士,已经三年,粮草丰足……可
以伐魏,以报先帝知遇之恩。今番若不扫清奸党,恢复中原,誓不见陛下也!”
内在叙事结构
在《通鉴》以前,赤壁之战的零星记述,分别保存在《三国志》的“武帝纪”、“贾诩传”、“程昱传”、“刘焉传”、“刘璋传”、“先主传”、“诸葛亮传”、“吴主权传”、“周瑜传”、“鲁肃传”、“程普传”、“黄盖传”、“韩当传”、“周泰传”、“甘宁传”、“凌统传”、“朱治传”、“吕范传”和习凿齿《汉晋春秋》、虞溥《江表传》、韦昭《吴书》、乐资《山阳公载记》、范哗《后汉书·孝献帝纪》、袁宏《后汉纪·孝献皇帝纪》等传记或史书当中。
《通鉴》
1.建安十六年冬十月,鲁肃说孙权联刘抗曹,权即遣肃施行。
2.荆州刘琮降曹,刘备败走当阳,欲投苍梧太守吴巨,鲁肃劝刘与东吴联合,刘从之。
3.诸葛亮与鲁肃俱诣孙权,智激孙权抗曹。这时,曹操传檄东吴,孙权部下张昭等议降,鲁肃力排众议,周瑜也力主抗曹,终于坚定孙权联刘抗曹的决心。
4.刘备乘舟去见周瑜,担忧兵少,瑜言可以少胜多.备既愧又喜。
5.吴、曹两军初次交锋,曹军不利,退次江北。
6.黄盖诈降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