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的针灸参考资料.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羊的针灸参考资料

    下面我们以羊的常见病为例介绍一下羊病针灸治疗方法。   1 中暑   中暑是由于天气炎热,烈日暴晒或车船运输、羊舍拥挤、缺乏饮水,以身热颤抖、弓背夹尾、呼吸急促、厌食停食为主要症状的羊病,羊中暑可采用白针疗法、电针疗法、梅花针疗法进行治疗。   1.1 穴位介绍   现将治疗本病所涉及的穴位及穴位所在位置介绍如下:   百会-位于腰荐十字部,也就是最后腰椎与第一荐椎棘突间的凹陷中。苏气-位于第八、九胸椎棘突之间的凹陷中。风门-位于耳后1.5厘米、寰椎翼前缘的凹陷处,左右侧各一穴。耳尖-位于耳背侧距尖端1.5厘米的血管上,左右耳各三穴。太阳-位于外眼角后方约1.5厘米处的凹陷中,左右侧各一穴。   1.2 白针疗法   百会是白针治疗中暑的主穴,治疗时,将毫针刺入穴位1.5厘米。   苏气是白针治疗中暑的辅穴,它可治疗因中暑引起的气急气喘,施术时,将毫针刺入穴位3厘米。   风门可治疗因中暑引起的头疼,行走不利,施术时将毫针刺入穴位1厘米。   上述穴位针刺后,留针15分钟,在留针过程中每5分钟用捻转手法行针1次,留针时间到达即可起针。羊中暑的白针疗法可每日1次,连作2-3次。   1.3 电针疗法   羊中暑还可使用电针疗法治疗。治疗时先将毫针刺入羊的百会穴,刺入深度为2厘米。   在两侧风门穴也刺入毫针,刺入深度为1.5厘米。   最后,在羊的苏气穴刺入毫针,刺入深度为2厘米。   针刺完成后,将电针治疗仪的第一对电极正负极分别夹放于苏气、百会穴上的毫针针柄上,然后将电针治疗仪的第二对电极正负极分别夹放于两侧风门穴上的毫针针柄上。   电极夹放好后,将电针治疗仪调整为断续波形,以50赫兹频率,使用75毫安电流,对羊进行电针治疗5分钟,治疗时间到达后即可拆去电极,拔除毫针,完成电针治疗。羊中暑的电针治疗可隔日1次,连作2次。   1.4 梅花针疗法   由于梅花针疗法刺激较重,对重度中暑的羊治疗非常有效,梅花针治疗时耳尖为主穴,治疗时,用梅花针锤头以中等力度击打耳尖穴皮肤1分钟,待耳尖穴皮肤渗血后即可。   羊中暑头疼严重,视物不清时,需对太阳穴进行梅花针治疗。治疗时,用梅花针锤头以中等力度击打羊太阳穴2分钟,以太阳穴处渗血为度。   羊中暑的梅花针疗法只作1次即可。   2 肚胀   肚胀是因羊过食发酵饲料或腐败饲料所引起的以腹部膨大、腹痛不安,厌食拒食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羊肚胀可采用电针疗法和血针疗法进行治疗。   2.1 穴位介绍   现将治疗本病所涉及的穴位及穴位所在位置介绍如下:   关元俞-位于最后肋骨后缘,距背中线6厘米的凹陷中,左右侧各一穴。涌泉-于前蹄叉背侧正中稍上方的凹陷中,每肢各一穴。滴水-于后蹄叉背侧正中稍上方的凹陷中,每肢各一穴。顺气-于口内硬腭前端,切齿乳头两侧的鼻腭管开口处,左右侧各一穴。   2.2 电针疗法   治疗羊肚胀电针疗法效果较好,在肚胀的电针疗法中,选双侧关元俞穴,治疗时将毫针刺入羊两侧的关元俞,把电针治疗仪的正负电极分别夹放于针柄上,调整电针治疗仪为断续波形75赫兹频率100毫安电流进行电针治疗10分钟,治疗时间到达后即可拆去电极,拔除毫针。   电针疗法可每日1次,连作2-3次。   2.3 血针疗法   羊肚胀还需进行血针疗法治疗,血针疗法涌泉为主穴,此穴主治膨气、腹痛,施术时用小宽针迅速刺入穴位0.5厘米,使穴位处出血即可。   滴水穴可治疗羊因肚胀而引起的拒食厌食,治疗时用小宽针刺入穴位0.5厘米出血即可。   血针疗法只作1次即可。   3 宿草不转   宿草不转是因羊过吃草料引起的以厌食停食,不断喛气,粪干难下,腹痛不安,腹部膨大为症状的疾病。治疗宿草不转可使用白针疗法、艾灸疗法进行治疗。   3.1 穴位介绍   现将治疗本病所涉及的穴位及穴位所在位置介绍如下:   脾俞-位于倒数第三肋间,距背中线6厘米的凹陷中,左右侧各一穴。后三里-位于小腿外侧上部,腓骨小头下方的肌沟中,左右肢各一穴。六脉-位于倒数第一、二、三肋间,距背中线6厘米的凹陷中,左右侧各三穴。百会在前面已经介绍过了,在这里就不再介绍了。   3.2 白针疗法   在白针疗法中脾俞为主穴,它可治疗因积食而引起的宿草不转,施术时将毫针刺入穴位3厘米。   后三里穴可治疗因脾胃虚弱引起的宿草不转,施术时将毫针刺入穴位2厘米。   上述穴位针刺后,需留针20分钟,在留针过程中每隔5分钟用捻转手法行针1次。   用白针法治疗本病可每日1次,连作3次。   3.3 艾灸疗法   宿草不转用艾灸疗法治疗较好,艾灸疗法首选百会穴,灸疗百会穴可以促进肠蠕动,促进排气排便。治疗时,使艾条点燃端距穴位3厘米处,进行回旋灸疗5分钟。   六脉穴主治肚胀和便秘。灸疗时,使艾条点燃端距穴位2-3厘米,进行回旋灸疗。六脉的左

文档评论(0)

dart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