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课件:第六课+语音的艺术-选词和炼句(共16张PPT)重点.ppt

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课件:第六课+语音的艺术-选词和炼句(共16张PPT)重点.ppt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课件:第六课语音的艺术-选词和炼句(共16张PPT)重点

  《唐宋八大家丛话》中记载了一个故事:有一天欧阳修和朋友出游,看见一匹奔马踩死了一条狗,于是大家分别拟句描写。   朋友一:劣马正飞奔,黄犬卧通途。 马从犬身践,犬死在通衢。 朋友二:有犬卧通衢,逸马蹄而死之。 欧阳修:逸马杀犬于道。 《丛话》记述这件事时用的句子:有奔马毙犬于道。 《梦溪笔谈》里也记载了一个差不多的故事:穆修、张景两个人一起上朝,路上看见一匹马狂奔过来,踩死了一只黄狗,他们分别把此事记下来。 穆修:马逸,有黄犬遇蹄而毙。 张景:有犬死奔马之下。 沈括:适有奔马践死一犬。 这些不同的句子说的都是同一件事情,有的长,有的短,,有的是以“马”作主语,有的先说“犬”。究竟哪一句更好? 如果要求简明扼要,就应用单句;如果要求细致描写,可以用复句;如果强调动作的施加者,应以“马”作主语;如果突出后果的遭受者,应以“犬”为开头。 知 识 小 结 (一) 1.修饰语与中心语:修饰语是对中心语起修饰与限制作用的成分。如果整个结构是名词性的,那么,“修饰语+中心语”就是定中偏正词组,其中的修饰语叫作定语,如:“勤奋的学生”、“胜利的歌声”中的“勤奋”、“胜利”就是定语。如果整个结构是动词性的,那么,“修饰语+中心语”就是状中偏正词组,其中的修饰语叫做状语,如:“灵活施教”、“静静地听”中“灵活”、“静静”就是状语。 2.句子与动词:动词往往是句子谓语部分的核心成分,也往往是表达句子意义的核心成分,动词选择的优劣直接影响语言表达的优劣。 课堂活动 (一) 浓墨重彩,精雕细刻 《水浒》写武松在华城营里所受的待遇,叙述得繁琐至极: 摆下几般菜蔬,又是一大旋酒,一大盘煎肉,一碗鱼羹,一大碗饭。 不多时,那个人又和一个汉子两个来,一个提着浴桶,一个提一大桶汤。那两个汉子安排倾下汤,武松跳在浴桶里面洗了一回,随即送过浴裙手巾,教武松拭了,穿了衣服。一个自把残汤倾了,提了浴桶去。一个便把藤簟纱帐将来挂起,铺了藤簟,放个凉枕,叫了安置,也回去了。 天明起来,才开得房门,之间夜里那个人提着桶洗面水进来,教武松洗了面,又取漱口水漱了口;又带个 篦头待诏来替武松篦了头,绾个髻子,裹了巾幘;又是一个人将个盒子入来,取出菜蔬下饭,一大碗肉汤,一大碗饭。武松想道:”由你走道儿!我且落得吃了!” 这段文字叙述真不可谓不细致,伙食单一一列进了小说,甚至连洗澡、洗脸、漱口、篦头也没遗漏。作者为什么要写得如此详细呢?这种详细的叙述有什么好处? 评论家认为:这样描写不仅把武松不知道为什么受优待的纳闷心情充分表现了出来,而且有利于调动读者的注意力,使读者心头打下一个个问号,急于看下去。 (二) 详略兼备,繁简并重 下面两段文字选自鲁迅先生的《纪念刘和珍君》,试比较其详略,并说说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处理。 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自然,请愿而已,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 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第一段文字,作者从揭露军阀的罪行出发,详细地叙述了刘和珍及张静淑遇害的经过,连中弹部位、行凶武器等都详细写出,这就有力地证明了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也充分地表达了作者的悲愤之情。 至于反动政府怎样污蔑刘和珍等人,反动政府的爪牙们怎样散布无耻谎言,则不必细致地叙述出来,只用简单的两句话(第二段文字)就足以揭露真相了。 “一人之笔也,或一二言而止,或连篇累牍,千百言而不止,一二言未尝不足,千百言未尝有余。”(焦循《文说》)意思就是繁简不是依字数而定的,行文时当简则宜简,当繁则宜繁。 知识小结(二) 选词 一.选择词语的基本要求 1.准确朴实。孔子说“辞达而已矣”,即话说明白就行了。如鲁迅的散文《秋

文档评论(0)

447770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