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球上的大气》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2.1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作用:平流层中的臭氧主要吸收波长较短的紫外线。 对流层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波长较长的红外线。 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的反射作用最强。所以,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的气温不会太高。 散射作用:散射可以改变太阳辐射的方向,所以日出前的黎明和日落后的黄昏天空是明亮的。蓝紫光最容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大气通过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保持热量,然后通过大气逆辐射补偿地面损失的热量。 3.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应用 (1)睛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导致昼夜温差大。因此,深秋至第二年早春,霜冻多出现有睛朗的夜里。 (2)秋冬季节,北方农民常用人造烟幕的办法来增强大气逆辐射,使地面的农作物免遭冻害。 二、热力环流 1.概念: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2.形成:冷热不均(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空气的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大气水平运动→热力环流。 注: 高气压、低气压是指同一水平高度上气压高低状况。 3.理解热力环流应注意的问题: ①近地面受热,气流上升,形成低压(气温高则气压低),高空则形成高压; 近地面冷却,气流下沉,形成高压(气温低则气压高),高空则形成低压。 ②在同一地点(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③同一水平面,高压区等压面上凸,低压区等压面下凹(凸高凹低) 实例: 气压值B=C=E 气压值AB, ED (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所以,气压值AD 4.几种常见的热力环流 ①海陆风: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的大气运动形式。白天,在太阳照射下,陆地升温快,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气压降低(高空气压升高),形成“海风”;夜晚情况正好相反,空气运动形成“陆风”,(白天海风,夜晚陆风) ②山谷风: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气强烈增温,导致暖空气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夜间因山坡空气迅速冷却,密度增大,因而沿坡下滑,流入谷地,形成山风。(白天谷风,夜晚山风) ③城市风:由于城市热岛的存在,引起空气在城市上升,在郊区下沉,在城市和郊区之间形成热力环流。研究城市风对于搞好城市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污染严重的企业应布局在城市风下沉距离以外,绿化带应布局在城市风下沉距离以内。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 2.风力大小: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 3.三种作用力 A: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 由高压指向低压) B:摩擦力(与风向相反,既影响风速 (降低风速),又影响风向。) C: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只影响 风向) 4.风向 风 理想状态 高空风 近地面风 作用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 风向 垂直等压线,高压流向低压 与等压线平行 风向与等压线间成一夹角 2.2 气压带和风带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1.三圈环流: (1)影响因素:高低纬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 (2)情况:低纬环流(0°~30°), 中纬环流(30°~60°), 高纬环流(60°~90°) (3)地面表现: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赤道 低压为轴南北对称,高、低压相间分布, 中间为风带。 附:近地面气压带、风带分布图 气压带 分布 成因 特征 气流 影响气候 极地高气压带 南北纬90°附近 热力原因 冷高压 下沉 冷干 副极地低气压带 南北纬60°附近 动力原因 冷低压 上升 温湿 副热带高气压带 南北纬30°附近 动力原因 热高压 下沉 干热 赤道低气压带 0°附近 热力原因 热低压 上升 湿热 风带 分布 风向 属性(影响气候) 北半球 南半球 极地东风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和极地高气压带之间 东北风 东南风 冷干 中纬西风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 西南风 西北风 温湿 低纬信风带 赤道低气压带 与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 东北风 东南风 干燥 2.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原因: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规律:(北半球与二分日相比)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1.海陆分布下气压带、风带特点: (1)南半球基本上呈带状分布,因为南半球海洋面积占优势 (2)北半球气压带断裂成块状分布,因为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且海陆相间分布。 2.北半球冬、夏季节气压中心分布: 3.季风环流 (1)东亚季风与

文档评论(0)

sa74g0h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