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邵公谏厉王弭谤[精选].ppt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邵公谏厉王弭谤[精选]

* 《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共二十一卷,记载了周朝王室和鲁、齐、晋、郑、楚、吴、越等诸侯国的历史。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西征犬戎(约前947年),下至智伯被灭(前453年)。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故事。 关于《国语》的作者是谁,自古至今学界多有争论,现在还没有形成定论。普遍看法是,国语是战国初期一些熟悉各国历史的人,根据当时周朝王室和各诸侯国的史料,经过整理加工汇编而成。 在内容上偏重于记述历史人物的言论。这是《国语》体例上最大的特点。《国语》的政治观比较进步,反对专制和腐败,重视民意,重视人才,具有浓重的民本思想。 《史记》说周厉王“好利”“性暴虐奢傲”,接着是“国人诽王”,再接着厉王派出卫国的巫作秘密警察,巫放出密探检举诽谤,并处死他们,然后“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召公劝谏“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再然后国人暴动“三年,乃相与畔,袭厉王。厉王出奔于彘”。因为没有王,周公和召公两人共同施政,被称为“共和”。后来“共伯和,干王位”,可以理解为受封于共国,名叫和的伯爵代理了王的职位,后来他在厉王儿子成年后奉还了大政,并悄然而退。 虚词“之”的用法 省略句 虚词“以”的用法 写作特点 结束 省略句 句子中省略某个词或某个成分的现象。 1.省略主语 大叔完聚,(大叔)缮甲兵,(大叔)具 卒乘,(大叔)将袭郑。(《郑》) 2.省略谓语 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为乐)。(《鸿门宴》) 3.省略宾语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之)以事。(《鸿门宴》) 4.省略介词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自)白帝,暮到 返回 江陵。(《三峡》) 返回 一、用作介词 1.表动作、行为所用或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译为“用”、“凭借”、“拿”。 愿以十五城请易壁。 (《廉颇蔺相如列传》) 2.起提宾作用,译为“把”。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壁。 (《廉》) 3.表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译为“由于”、“因”。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廉》) 4.引进动作发生的时间和处所,译为“在”、“从”。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5.表动作、行为的对象,译为“跟”、“率领”。 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二、用作连词 1.表并列或递进关系,译为“而且”或省去。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2.表承接关系,译为“而”或省去。 余以四人拥火以入。(《游》) 3.表目的关系,译为“而”、“以致”等。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4.表因果关系,译为“因为”。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5.表修饰关系,译为“而”或省去。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 返回 一.代词 1.可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指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做宾语或兼语,不做主语。 例:爱共叔段,欲立之。(《郑伯克段于鄢》) 2.指示代词,用在名词前,起指示作用,译为“这”。 例: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3.活用做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你”、“我”。 例: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 *

文档评论(0)

jsntrgzxy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