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钉纹和后母戊鼎的对比..docxVIP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乳钉纹和后母戊鼎的对比.

2014年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初中综合实践课艺术项目组杰克麻雀船长组后母戊鼎、乳丁纹方鼎的特征对比 组名:杰克麻雀船长 组员:梁廷书 程巾格 郭沐馨 胡蕙心 孟祥坤 姚恺泽选题方向:艺术指导教师:高燕、卓海燕、李燕完稿日期:2014.12.05目录1.封面…………………………………………………………………………………12.中文摘要及关键词…………………………………………………………………33.正文部分……………………………………………………………………………33.1.课题研究背景…………………………………………………………………33.2.课题研究意义…………………………………………………………………53.3.课题的设计思路及分析方法…………………………………………………63.4.探究内容总结分析及课题结论………………………………………………7 3.4.1.铸造方法的对比………………………………………………………7 3.4.2.纹饰宗教意义的对比…………………………………………………8 3.4.3.阶级统治表现的对比…………………………………………………94.前景展望及对现实的反思——如何更好地保护鼎的未来…………………… 105.参考资料及文献………………………………………………………………… 116.结束语及鸣谢…………………………………………………………………… 11中文摘要及关键词中文摘要:后母戊方鼎,铸造于商代(约公元前14世纪—11世纪),于1939年河南安阳侯家庄出土,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大鼎重832.84公斤,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宽78厘米,足高46厘米,壁厚6厘米,为目前已出土的世界最大的青铜器,被称为“镇国之宝”。其周身铸有盘龙纹和饕餮纹,内壁铸有“后母戊”三个字。它也曾被称为“司母戊鼎”。乳丁纹方鼎,铸造于商代后期(约公元前14世纪—11世纪),此器内壁铸铭文:“小子父已”。此方鼎腹部呈长方槽型,更显稳定。浇铸如此巨大的方鼎(兽面乳钉纹方鼎),这在生产斗争中确实是一个非凡的成就。②中文关键词:鼎,方鼎,后母戊方鼎,乳丁纹方鼎?正文部分一.课题研究背景在这次的文化魔方活动中,本组选题为“后母戊鼎与乳钉纹鼎的对比”,本组之所以研究“鼎”这一主题,是因为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也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它是文明的见证,也是文化的载体。根据禹铸九鼎的传说,可以推想,中国远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青铜的冶炼和铸造技术;从地下发掘的商代大铜鼎,确凿证明中国商代已是高度发达的青铜时代。青铜艺术品。现代汉字中的“鼎”字虽然经过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多次变化,但仍然保留着“鼎”这一事物的风范和形体特点,其物其字几乎融为一体,都有着丰富的汉族文化内涵。鼎和其他青铜器上的铭文记载了商周时代的典章制度和册封、祭祀、征伐等史实,而且把西周时期的大篆文字传给了后世,形成了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金文书法艺术,鼎也因此更加身价不凡,成为比其他青铜器更为重要的历史文物。美学家李泽厚认为,中国青铜器以其“特有的三足器——鼎为核心代表,器制沉雄厚实,纹饰狞厉神秘,刻镂深重凸出”,是中国青铜艺术成熟期最具审美价值的青铜艺术品。最初的鼎是由远古时期陶制的食具演变而来的,即是由釜、陶支脚和灶的组合而成的。鼎的主要用途是烹煮食物,鼎的三条腿便是灶口和支架,腹下烧火,可以熬煮油烹食物。自从青铜鼎出现后,它又多了一项功能,成为祭祀神灵的一种重要礼器。青铜鼎多为圆腹三足,也有方腹四足的。鼎口处有两耳。对铜鼎的拥有和使用,是奴隶主身份等级差别的标志之一。在周代,就有所谓“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元士三鼎”等使用数量的规定。随着这种等级、身份、地位标志的逐渐演化,鼎逐渐成为了王权的象征、国家的重宝。统治者往往以举国之力,来铸造大鼎。秦代以后,鼎的王权象征意义逐渐失去。以后,伴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鼎的形式得以延续。后代的鼎通常安放在寺庙大殿前,既是装饰物,又是焚香的容器。司母戊鼎纹饰美观庄重,工艺精巧,一向为世人所钦羡。它的价值因此而更高。鼎身四周铸有精巧的盘龙纹和饕餮纹,增加了文物本身的威武凝重之感。饕餮是传说中好吃的野兽,把它铸在青铜器上,表示吉祥、丰年足食。耳廓纹饰俗称虎咬人头纹,这种纹饰是在耳的左右作虎形,虎头绕到耳的上部张口相向,虎的中间有一人头,好象被虎所吞噬。耳的上面还有两尾鱼形。足上铸的蝉纹,图案表现蝉体,线条清晰。大鼎的腹内长壁上有三个铭文“司母戊”。关于这三个铭文如何解释,学术界有三种说法:(1)一般的解释认为这鼎是商王为祭祀他的母亲而铸造的。(2)另一种解释认为这是一个氏族的名称。(3)第三种解释把“司”释为祠。“祠”就是祭祀的意思。也还有把“司”释作王后的“后”字的。“母戊”是谁呢?最早的推测,母戊是殷王武乙的配

文档评论(0)

fg09h0a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