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孔子(前551-前479)
有教无类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一词来源)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因材施教
《论语》——教育思想记载
苏格拉底(古希腊469BC - 399BC)
助产术(或叫产婆术)
雄辩、青年智者问题法
柏拉图(古希腊)前427年-前347年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前372年~前289年)朱熹(1130.9.15~1200.3.9)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孔子施教,各因其材(因材施教来源)
七、埃拉斯莫斯(Desiderius Erasmus,1466-1536)是德国人文主义的代表人物,班级一词
夸美纽斯(捷克)(1592—1670)?
2.泛智教育
3. 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
4. 应当循序渐进地来学习一切,在一个时间内只应当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
5. 论证班级组织,奠定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大教学论》
洛克(英)John Locke,1632.8.29~1704.10.28白板说——身心发展外铄论代表
人类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
?提倡绅士教育
卢梭(法)(Jean-Jacques Rousseau,让·雅克·卢梭)(1712.6.28——1778.7.2)(Immanuel Kant, 1724年4月22日—1804年2月12日)人是惟一需要教育的动物
最早讲授教育学1776德国柯尼斯堡大学
泰洛齐(瑞士,1746-1827)
1.塑造完整的,富有个性的人——教育的自然性
赫尔巴特(德)(1776-1841)
《普通教育学》(1806)--赫尔巴特(德国)——独立的教育学诞生
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
把教育学建立在伦理学、心理学基础上
传统教育学代表
率先明确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
用心理学的统觉理论原理说明教学过程
《教育学讲授纲要》
第斯多惠(1790—1866),德国教育家 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斯宾塞(Herbert Spencer,1820年4月27日–1903年12月8日)课程一词用于教育科学、教育科学倡导者
艾宾浩斯(德国心理学家)Hermann Ebbinghaus 1850.01.24-1909.02.26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John Dewey,1859—1952)在做中学
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5.6-1939.9.23)动机说(也叫压抑理论)格塞尔,阿诺德(1880—1961),美国儿童心理学家。Konrad Lorenz,1903-1989
1.幼禽随母禽的关键期发现
巴甫洛夫(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1849 1936经典性条件作用论(狗唾液分泌反应实验)(Edward.Thorndike 1874—1949)
1.《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大纲》1903——现代教育心理学奠基人
2.尝试-错误说(小猫“迷箱”试验)——联结学习理论;效果律、练习律、准备律
3.共同要素说——迁移理论
4.痕迹衰退说——遗忘理论
苛勒(Wolfgang,Kohler,1887-1967).
完形-顿悟说(黑猩猩取香蕉实验)Jerome Seymour Bruner,1915—)马卡连柯(1888~1939) Makarenko,Anton Semiohovich 苏联教育家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平行影响教育思想——集体影响个人
凯洛夫(前苏联1893~1978)(1892-1970),(Jean Piaget,1896—1980)儿童心理学、发生认识论认知模式是:(1)理论假设:a道德发展论;b道德教育论。(2)围绕道德两难问题的小组讨论:a道德两难问题及其设计;b道德讨论中的引入性提问;c道德讨论中的深入性提问。(3)简要的评论:a认知模式的缺陷;b认知模式的特色及对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的启示。(Lev Vygotsky,1896-1934)--舒尔茨
埃里克森(美)Erik H Erikson(1902~)Robert Mills Gagné 1916.08.21-2002.04.28《学习的条件》(Beniamin S. Bloom 1913-)
掌握学习-大多数学生获得发展——个别化教学
认知、情感、动作技能教 学目标分类法(1904—1990)
操作性条件作用论(白鼠迷箱实验奥苏伯尔(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D·P·AuSubel,1918—2008 ),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马斯洛(美国心理学家)(Abraham H. Maslow 1908-1970), 需要层次理论阿特金森John William Atkinson
1. 成就动机理论维纳(美国心理学家)(Norbert Wiener,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