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1.直接凝集实验讲解.ppt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验1.直接凝集实验讲解

实验室规则 1.必须穿白大衣、戴手套等。 2.长发人员应将头发盘在脑后或戴工作帽,不允许穿拖鞋。 3.实验室内不准吃东西、喝饮料、吸烟,不准把任何东西放入嘴中,也不要用手抚摸头脸等部位。 4.凡是废弃的细菌培养物、带菌材料,应放在指定地点等待灭菌处理,不得随便乱放或用水冲洗。 5.一旦发生意外,造成污染,应立即报告老师进行处理。 实验室规则 6.实验室所有实验器材,未经处理一律不得带出实验室。 7.尽量保持安静,注意安全。不要随意调动实验室仪器。 8.自己的实验器材(试管、平皿等)注明日期、姓名、组. 9.离开实验室前,必须洗手。怀疑污染,应及时用消毒液泡手。 10.每次实验后,用消毒液擦拭实验台,拖地等。 实验报告书写 1.实验名称及实验目的 5分 2.实验器材(仪器、试剂) 10分 3.实验原理 10分 4.实验方法 20分 5.实验结果及计算 20分 6.讨论(对结果的分析、自己的体会和收获、对教学的 建议)30分 7.卷面 5分 实验一 直接凝集实验 目的和原理 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适当条件下发生反应,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小块。常见的操作方法有玻片(纸板)法和试管法 一 玻片法: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tolulized red unheated serum test TRUST) 原理: 梅毒患者血清中存在着能与VDRL(心磷脂、卵磷脂 和胆固醇)抗原发生凝集反应的反应素,本试剂采用 VDRL抗原重悬于特制的甲苯胺红溶液中,当待测血 清中存在反应素时,即与其发生凝集反应,出现肉眼 可见的粉红色凝块。 试验试剂及器材 40—200μl可调微量移液器、10---50μl可调微量移 200--1000μl可调微量移液器、 200μl移液移液吸头、1000μl移液吸头 小试管、试管架、 反应板、振荡器、 TRUST试剂盒、生理盐水 1.将试剂盒在使用前放置室温(23—29℃)平衡10分钟。 2.分别吸取梅毒阳性对照、阴性对照及待测血清样品50μl,均匀地铺加在纸卡的圆圈中。 3.用专用塑料滴管吸取抗原,分别垂直滴加一滴(20μl)于上述血清中。 4.室温下以每分钟100转振荡或摇动卡片,8分钟后立即用肉眼观察记录结果 操作步骤: 5.对样本分别作如图稀释: 6.滴度判断:以出现凝集的最高稀释度为检测滴度报告。 结果判定: 1.阳性反应(R):可见中等或较大块的粉红色凝块。 2.弱阳性反应(RW):可见较小的、明显的粉红色凝块。 3.阴性反应(N):可见粉红色均匀的沉淀物无凝集物。 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式 注意事项: 1.试验应在室温23—29℃条件下进行。 2.TRUST抗原在使用前必须充分摇匀。 3.做定量试验,可将待测血清用在生理盐水做倍比系列稀释,然后按上述定性方法进行试验,以呈现明显凝集反应的最高稀释度作为该血清的凝集效价。 4.本试验为梅毒非特异反应素试验,对阳性者应结合临床及特异性密螺旋体试验再做判断。 二 试管法:血型抗体效价滴定 实验目的 了解试管凝集反应方法;掌握凝集效价的判 定及其意义。 实验器材 40—200ΜL可调微量移液器、10---50μl可 调微量移液器、200--1000可调微量移液器 200μl移液吸头、1000μl移液吸头、 记号 笔、A或B型试者血清、?生理盐水、? A或B 型红细胞悬液、 小试管、试管架、吸管、 37℃恒温箱等。 步骤 : 1.先观察生理盐水对照管(第7管),应不发生凝集,液体混浊,管底沉淀呈圆形,边缘整齐。此沉淀物为红细胞悬液静置时因重力作用自然下沉形成。然后自第6管开始依次观察管内液体的混浊程度及管底凝集块的大小。 孔底凝块观察及结果判定: 注意事项: 1)凝集反应只有在抗原、抗体比例适当时,才能出现肉眼可见的反应。当抗体浓度过高时,常无凝集出现,此为前带现象,应当加大抗体稀释倍数重新实验。 2)实验中应注意温度、电解质、振摇等对实验的影响,抗原抗体加入后应充分混匀,以增加抗原抗体接触机会,加速反应进程。 * * 操作步骤: 1:16 1:8 1:4 1:2 终稀释度 0.5 [3号管混匀后] 0.5 [2号管混匀后] 0.5 [1号管混匀后] —— 稀释血清 —— ——

文档评论(0)

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