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年整理】香飘舌尖的鄂尔多斯特色饮食.8王雅丽
香飘舌尖的鄂尔多斯特色饮食
王雅丽
马头琴哼唱着草原的欢乐,马奶酒表达着牧民的亲热。草原上孕育古老的传说,新时代的农牧民过上了美好的生活。我的心就像那奔驰的骏马,风一样迈着那幸福的脚步,是因为纯朴的牧民太好客,我多想长成牧草扎下深根,让心灵为草原开放出娇艳的花朵。你看鄂尔多斯草原上花开多少朵,鄂尔多斯的小吃就有多多,令人垂涎欲滴。
蒙式主食:
别具风味的蒙式主食。蒙古族食用的粮食主要有炒米、糜米、面粉、大米和荞面、软米。炒米,牧民一日三餐不可缺少。炒米由糜子经过炒熟后去壳、去糠而得的熟米粒,色黄而不焦,米粒坚而脆,晶莹明亮,泡在奶茶中色味均鲜美,营养丰富。炒米含水量低,耐储存,便于携带,适合游牧生活。炒米拌团,是蒙古族风味小吃。炒米拌以酥油、红糖、红枣、奶果子,捏成米团。酥香爽口,是节日筵席的美味食品。糜米的食用,主要是肉汤粥、酸奶粥、鲜奶粥和肉丁饭、焖饭等。面粉的食用主要是面条、油炸饼、烙饼、水饺和油炸馅饼等。油炸饼中,“章则”(盘肠饼)独特风味,清脆可口。过春节和其他吉庆之日,家家户户都炸“章则”,四四方方交叉层累几十层,作为待客美味。羊油馓子:每逢过年或有喜庆之事,蒙古族牧民便忙碌地炸羊油馓子。羊油馓子炸成后,就同其它食品一同摆到桌子上,供人们享用。羊油馓子为长条形,一层一层地垒到桌子上,足有一尺高。浅黄色的羊油馓子上放着几颗红枣,显得格外吉祥。无论纵看或横看,都有一种耐人寻味的线条美。制作羊油馓子的原料,有白面、素油、糖、白帆。往一定量的白面中,放上适量的白帆、素油和糖,用水和起来。面和的不能硬,也不能软。让它饧上一会儿,就可以制作了。制作时,应根据馓子的大小,把饧好的面揪成小面剂,放到面案上搓成细长条,对折几次,很快放到滚热的羊油锅里炸熟。羊油馓子晾凉后,表面裹着一层洁白的羊油,看上去黄、白相间,很有特色。吃的时候,把羊油馓子掰碎,泡在奶茶中。羊油馓子吃在嘴里,酥脆甜香。
在乌审旗的荒漠草原上,生长着一种名叫沙葱的植物。沙葱其实也就是野葱,它有葱的形状,有葱的辛辣,还有家葱所不具有的独特的芳香。沙葱高不过半尺,葱叶尖而细。位于毛乌素沙地的乌审旗草原雨水极少,一年之中能有一至两场大雨那就算不错的了。然而生长在干旱草原的沙葱却神奇般鲜嫩,只要你轻轻地一折葱身,断口处便会流出鲜汁和油花来,折一小段放入口中,似葱、似韭、似香草,同时还夹含有一种油香、一丝微甜,其鲜香嫩美,妙不可言。沙葱在草原最简单的吃法是将采摘来新鲜的沙葱放入罐头瓶内,撒上一点盐,两日后就成了美味小菜了。
在乌审旗草原上,主人用采摘来的新鲜沙葱和刚宰杀的大尾羊肉所做的沙葱包子招待客人,是与手扒肉、烤羊腿一样最好的待客佳肴。凡是来到乌审旗草原的客人们,尝过那用沙葱、羊肉做馅的蒙古包子后,无不为其鲜香而称好叫绝。
沙葱开的花虽然小,但那略呈粉白色的花却是牧民们离不开的上好调料。人们将葱花采摘回来,用盐腌上或晾晒干,做汤煮肉时往锅里放上一把葱花,那汤那肉就四溢飘香。沙葱的营养很丰富,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况且它又生长在无任何污染的大漠草原上,因此是绝好的天然绿色食品。“闪塌嘴”月饼鼓成团儿,山药、土豆做成丸儿,“宝日思格”是羊油炸成的油面渣渣,宝尔思格是过年吃的糕圈……要吃到这些宝,旅行者就得深入草原、乡村,走进蒙古包。你可以选上一块湖北产的“川”字牌砖茶作礼物,别看十几块钱的礼物轻,主人一定会因为你的随俗知礼而感动。在鄂尔多斯,砖茶是可以替代羊背子向成吉思汗上供的佳礼呀,何况鄂尔多斯蒙古族还特别喜欢茶,迎接客人就常用精致的瓷碗或者是木碗盛满热腾腾的砖茶,你一定要用右手接碗,拒绝是十分不礼貌的。主人斟茶时,如果你要很少或不再要了,可以用碗边轻碰勺或壶嘴即可。
蒙式奶食:
鄂尔多斯蒙古族的饮食很有民族特色,他们尤其喜欢食用奶食。奶食的种类和其它地方差不多,但制作上也有些独到的经验,比如用酸奶在木桶里捣上万次使表层浮起白酥油,撇出来熬制使油和奶分离就成了酥油,当地人也叫它黄油,是鄂尔多斯的特产。
鄂托克奶食品繁多,分食品和饮料两大类。食品类——有白酥油、黄酥油、奶豆腐、奶果子、奶皮等。
白酥油是鄂尔多斯地区特有的奶食品。把鲜奶盛入瓷罐发酵为沃奶(蒙古语称“艾日格”),沃奶可分离出糊状白酥油,味酸甜而不腻,拌吃炒米味更美。把白酥油放锅内加热,下米熬煮,油中的酸奶被米吸收后即连出淡黄色透明的黄酥油来。
将鲜奶熬滚,用勺子不时地扬,使奶沫浮在上面,待冷却形成一层皮,取出放在通风地晾干,即是奶皮(蒙语称乌日莫)。将取白酥油后的沃奶,慢火煮熬,便成浆状酸奶(蒙语称查嘎)。将酸奶装进布袋压榨,便成奶豆腐。奶豆腐可掰成块,或捏成圆坨,或扣入木模后倒出后晒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