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少数民族有关知识.
壮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
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有90%以上聚居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4个地区60多个县、市。 中国岭南的土著民族。有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壮语属汉藏语系。 壮族信仰多神,崇拜祖先,流行鸡卜。唐宋以后,佛教、道教传入并影响壮乡。 壮族具有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壮族人民铸造使用铜鼓已有二千多年历史,素有“铜鼓之乡”的誉称;壮歌久负盛名,定期举办对歌比赛的“歌圩-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文学类的刘三姐歌谣等”盛会;壮锦是壮族享有盛誉的工艺纺织品,以织工精巧、图案别致、色彩绚丽和结实耐用著称。 壮族住房多与当地汉族相同。部分地区居民住“干栏式”(又称“麻栏式”)建筑,分上下两层,楼上住人,楼下堆放杂物。一夫一妻制,以前婚后盛行不落夫家的婚俗。 壮族主要从事农业,驰名中外的三七、蛤蚧和茴油是壮族地区素负盛名的特产。甘蔗产量居全国首位。 主食是大米和玉米。蔬菜品种比较丰富。 最隆重的节日是春节,其次是七月十五中元鬼节、三月三歌圩节、清明上坟、八月十五中秋、还有端午、重阳、尝新、冬至、牛魂、送灶等,几乎每个月都要过节。
小结: 1、分布:广西 2、宗教:多神 3、节庆:春节、七月十五元鬼节、三月三歌圩节(壮族人民对歌、赛歌的盛大集会),除夕整煮大公鸡 4、饮食:米酒是过节待客主要饮料,三七、蛤蚧、茴油石特产,甘蔗居全国首位 5、民居:“干栏”式房屋 6、服饰:与汉族基本相同 7、习俗:一夫一妻,“不落夫家”;凿齿 8:禁忌:忌在农历正月初一杀牲; 妇女生孩子的头三天,忌外人入内;忌生孩子尚未满月的妇女到家中串门; 吃饭时忌用嘴把饭吹凉,更忌把筷子插入碗中; 夜间忌吹口哨; 忌捕杀青蛙。 9、文化:土著民族,1965年改族名为“壮族”; 刘三姐歌谣、文山壮族铜鼓舞、织锦技艺、壮族歌圩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满族
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尤以辽宁最多。 满族过去长期信奉萨满(巫师)教,后来还信奉佛教。 满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满语属阿尔泰语系。17世纪40年代后,满族普遍使用汉语和汉文。 满族的婚姻有“成不成,三瓶酒”之说。满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具有精于骑射的特长。 历史上,满族先民一年四季都穿青蓝色袍服,因八旗制度而称之为“旗袍”。辛亥革命以后,旗袍被改进为我国妇女最喜爱的中式服装,称为改良旗袍。 满族住房,一般分西上屋、中堂屋、东下屋三间,南开门,其结构形似口袋,三面设炕,西炕供奉祖先神位,俗称“口袋房,曼子炕”。院子内一般有影壁墙,立有供神用的“索罗杆”。 长期以来,满族从事农业,兼有饲养、狩猎、采集等多种经营。 典型食品有手扒肉、白肉血肠和酸菜炖白肉、酸汤子额等。 具有满族独特风味的点心是“萨其马”。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语言学家罗常培、著名作家老舍、书法家启功、京剧表演艺术家程砚秋等,都是杰出的满族人。 最主要的禁忌:室内西炕不得随意坐人和堆放杂物;忌打狗、杀狗、吃狗肉;不戴狗皮帽、不铺狗皮褥,忌讳戴狗皮帽和狗皮套袖的客人;忌打喜鹊和乌鸦。以西为上。满族一般实行土葬,忌在西炕和北炕死人,人死入棺后从窗户抬出。 满族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中秋节等。
回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散居全国、分布最广的民族,在全国绝大多数县都有分布,是我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主要聚居区,其次是甘肃、青海、新疆、河南、河北、山东等省区。
回族是全民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
回族工匠在制香、制药、制革、制炮以及矿产的采冶上都较为著名。回族又以善于经营而著称。
回族的清真寺和民居建筑基本摆脱了阿拉伯和中亚建筑风格,采纳了中国传统的殿宇式四合院为主的建筑式样,但布局和装修仍独具民族风格。
回族衣着已逐渐与汉族基本相同,但仍保留着自己的特点。西北地区的回族男装多衣服肥大,裤长及脚面,老年人扎裤腿,穿西装式的长大衣,戴青色、白色圆形平顶小帽。妇女的衣服,上窄下宽,一般及膝或长过膝盖,戴披肩盖头。
饮食:八宝盖碗茶、清真小吃。爱喝具有浓郁民族风味的饮料八宝盖碗茶。
油香、馓子是各地回族喜爱的特殊食品,是节日馈赠亲友不可少的。
主要节日有:开斋节(肉孜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
主要禁忌:忌食猪肉、狗肉、马肉、驴肉和骡肉,不吃未经信仰伊斯兰教者宰杀和自死的畜禽肉,不吃动物血等。
苗族 主要居住在贵州、云南、湖南、重庆、广西、湖北、海南等省市区。在黔东南和湘鄂渝黔的交界地带有较大的聚居区,其中以黔西南、黔南、黔东南等自治州最集中。 语言属汉藏语系。有三大方言:湘西方言、黔东方言、川黔滇方言。苗族原无统一文字,建国后创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