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北京市朝阳区期末试题初三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朝阳区2015~2016
九年级语文试卷(选用) 2016.1
老
师
寄
语 如果生命是一首歌,那么初三就是一段动人的旋律;如果生命是一架钢琴,那么初三就是一段悠扬的乐曲;如果生命是一本书,那么初三就是一个精彩绝伦的故事。有一颗享受的心对初三学生来说很重要!享受初三的明确与专注,享受初三的拼搏与奋斗,享受初三的竞争与突破,才可以欣赏到最奇伟的风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本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先写上学校、班级、姓名。)
一、语文基础与积累(共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①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历法的国家之一,农历二十四节气就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总结的天文气象历法。它起源于春秋时期,是中华民族经验和智慧的结晶,非常准确地反映了季节的变化并用于指导农事活动。同时,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农历二十四节气也逐步演化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社会风俗。
②首先,二十四节气科学地揭示了天文气象变化的规律。地球绕太阳运转一周为360度,即为一个回归年。按照天文学的惯例,以春分点为起点自西向东度量。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全年即分为二十四个节气。
③其次,二十四节气实现了天文、农事、物候和民俗的完美结合。二十四节气在镌刻着农耕文明印记的同时,还跳动着传统文化之脉。在中国广袤的地域空间和悠长的历史岁月里,二十四节气衍生出纷繁多样的民间文化。谚语、歌谣、诗词、传说、曲赋等文学样式,工艺品、书画等艺术作品,以及具有鲜明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民风民俗等等,共同为二十四节气注入了奔流不息的文化生命力。
④有关二十四节气的民间谚语,多带有传统农耕文化的意味。例如,“过了惊蛰节,春耕不停歇” “春分,春分,麦苗起身” “芒种忙栽”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等等。歌谣方面,有至今仍广为流传的《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诗词曲赋方面。描绘二十四节气的精品佳作更是数不胜数。其中最早的一首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诗歌是《诗经》里的《七月》。宋代陆游所著的《时雨》也是不可多得的一首节气诗佳作:“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家家麦饭香,处处菱歌长。”戏曲方面更是有令人拍案叫绝的优秀作品。如苏州著名弹词艺人马如飞所著《节气歌弹词》。词人将二十四节气名和二十六戏目名巧妙地组合在一起,语意双关、丝丝入扣、浑然一体。这些依托二十四节气创作的文艺作品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⑤与二十四节气相生相伴的还有丰富多彩的民间习俗。“头伏___、二伏___、三伏___”“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等说法无不浸透着中华民族的智慧。
⑥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些节气已逐步成为大众欢庆节日,并与民俗相结合,发展为带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节日文化。例如冬至节,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较为普遍的有冬至吃饺子、吃羊肉等习俗。现在,我国台湾地区依旧保存着冬至时节用九层糕祭祀祖先的传统,以示不忘祖先,不忘自己的“根”。
1. 文中加点字注音、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 广袤(mào) 丝丝入扣 B. 惊蛰(zhí) 拍案叫绝
C. 祭祀(sì ) 浑然一体 D. 浸透(jìn) 纷繁多样
2. 在北京流传了几百年的《九九歌》,以九天作一单元,连数九个九天,到九九共八十一天,冬天就过去了。请你推算一下一九”从哪个节气
九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答:___
3. 二十四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一项是
A.立春 B. 端午 C.立冬 D.清明
4.连线,补全第⑤段中与节气相对应的习俗。
5. 根据二十四节气的括号写出相应的节气名称。
东风解冻鱼上冰( )
冰雪融化桃花开(雨水)
草木萌动鸿雁来(惊蛰)
芽茶播种燕飞舞(春分)
细雨放飞柳飘絮(清明)
雨生百谷春盎然( )
6.根据字谜,猜节气。
答:___
7.依据全文,请你写出第⑥段“以示不忘祖先,不忘自己的‘根’”中“根”字的含义。
答:___
二、古诗文积累(共6分)
8. 默写。
读古典诗文,其中蕴含的丰富情感令人动容:苏轼通过 “_(1)_,左牵黄,右擎苍” 展现了中年太守的豪放;韩愈通过“一封朝奏九重天,_(2)_”抒发了诗人的一腔悲愤;范仲淹通过 “浊酒一杯家万里,_(3)_” 表达了戍边将士思乡的愁苦;陆游通过“_(4)_,只有香如故”体现了高洁坚贞、至死不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4统计与实务课件.ppt
- 2014辽宁营口中考物理试题.doc
- 2014高考一轮复习政治生活第六课我国的政党制度.ppt
- 2014课程学习资料4b.doc
- 2014金牌课件之解读高考英语短文改错.ppt
- 2015 - 2016 Java期末考试真题100道(附答案解析).docx
- 2014高考一轮复习-化学-第12章-第1讲 原子结构与性质.ppt
- 2014~2016年高考文科汇编专题: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含答案精析).docx
- 2015 年数据库原理总结.ppt
- 2015--2016年洒金小学四年级环保教育教案.docx
- 2015-2016学年粤教版选修3-1走进门电路 了解集成电路 课件(15张).ppt
- 2015-2016学年高中政治 专题三 联邦制、两党制、三权分立 以美国为例 4 美国的利益集团课件.ppt
- 2015-2016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2课件-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第三课-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ppt
- 2015-2016学年高中物理 第2章 第6节 变压器课时作业 教科版选修3-2.doc
- 2015-2016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卷.doc
- 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优化作业:章末测评 第3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湘教版必修3)(浙江专用).doc
- 2015-2016学年高二物理鲁科版必修1 课件:6.4 超重与失重(共28张PPT).pptx
- 2015-2016延庆毕业考试(一模)数学试题及答案.doc
- 2015-2016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卷(语文)含答案.doc
- 2015-2016海淀区初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及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