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近代著名的教育家133.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内近代著名的教育家133.ppt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及启示 “拿世界各国的大学校长来比较,牛津、剑桥、巴黎、柏林、哈佛、哥伦比亚等,这些校长中,在某些学科上有卓越贡献的不乏其人。但是,以一个校长身份而能领导那所大学,对一个民族,对一个时代,起到转折作用的,除蔡元培外,恐怕找不出第二个。”——杜威 “蔡元培先生实在代表两种伟大文化:一曰,中国传统圣贤之修养;一曰,西欧自由博爱之理想。此两种文化,具其一难,兼备尤不可觏gou。先生殁后,此两种文化,在中国之气象已亡矣!”——冯友兰 “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毛泽东 一、蔡元培生平及主要教育活动 蔡元培(1868.1.11-1940.3.5),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阿培,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浙江绍兴山阴县(今绍兴县)人,原籍浙江诸暨。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北京大学校长,兼任中法大学校长 ,1940年3月5日病逝于香港 周恩来写挽联云:“从排满到抗日战争,先生之志在民族革命;从五四到人权同盟,先生之行在民主自由。” 蔡元培之父蔡光普以经营钱庄为业,为人温柔敦厚,其母周氏“贤德而能”,坚强刚毅。蔡元培早年丧父(1878年,蔡元培11岁),在母亲周氏和叔叔、舅舅的抚育之下长大成人。 蔡元培少年时曾在绍兴古越藏书楼校书,得以博览群书。 蔡元培 17岁中秀才,18岁在家乡设馆教书,光绪十五年(1889)中举人。 1892年补殿试,为进士及弟,授翰林院庶吉士,1894年补翰林院编修,进入朝廷的“储才之地”,享有很高的声誉。 但蔡元培对做官不感兴趣,并在寓所写下“都无做官意,唯有读书声”的人生箴言,借助翰林院所藏图书,大量阅读中国传统的经史子集,大量涉猎西学,成为一位中西兼学的饱学之士。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潜心研究日语、西学,竭力寻求救国安邦之道。 1898年积极支持康梁的变法维新运动,戊戌变法失败后,深感清廷已“无可希望”,从此断然弃官南下,回到绍兴,任中西学堂监督,从事教育。 1902年与章太炎等人在上海发起组织中国教育会,任会长。 同年,创办爱国女学和爱国学社。思想从康梁的改良主义思想走向孙中山的民主革命路线。 1907年赴德留学,先在柏林习德语,后到莱比锡大学学习哲学、心理学,在世界文明研究所研究世界文明,深受尼采唯心主义哲学影响,在德国的留学生活对他日后改造北京大学,形成独具特色的教育思想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蔡元培出任教育总长。发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一文,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 1927年正式辞去北京大学校长一职,参加国民党南京政府,先后任大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监察院院长等职。 1940年病逝于香港,享年73岁,被毛泽东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二、和谐发展的教育主张 ——“五育并举” (一)“五育并举”教育方针的提出 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蔡元培是最早提出 “五育并举” 教育方针的教育家。 1912年4月,身为教育总长的蔡元培针对清末“忠君、尊孔”的封建教育宗旨,发表了《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皆今日之教育所不可偏废”的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 (二)“五育并举”教育方针主要内容 1. 军国民教育 军国民教育即体育。其目标是为了强兵自卫,恢复丧失的国权。 蔡元培认为“先有健全的身体,然后有健全的思想和事业……所以学生体力的增进实在是办教育的生死关键”,只有对学生进行军事体育训练,学生才会有“狮子样的体力”,从而改变旧文人羸弱的形象,才能使“今日的学生成为明日的社会中坚、国家的柱石”。 2.实利主义教育 实利主义教育即智育。蔡元培认为,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不仅在武力,而更在财力,“我国地宝不发,实业界之组织尚幼稚,失业者至多,国甚贫”,所以推行实利主义教育是当务之急。实利主义教育的目的在于国富民强。 蔡元培主张实利主义教育应该让学生着重掌握发展实业的知识与技能,向学生传授与人民生计密切相关的普通文化科学知识。只有如此,才能达到国富民强的目的。 3.公民道德教育 公民道德教育即德育。蔡元培认为,仅有军国民教育和实利主义教育是不够

文档评论(0)

xuchangbi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