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8区小语优秀论文选摘4精选资料
大珠小珠落玉盘
——理性看待中高年级词语教学
语文教学是一个平等沟通,真诚互动的过程,是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脑海中的词语应该是形象的、鲜活的、灵动的、有生命力的。但纵观当今的词语教学,尤其是中高年级的词语教学,我们都感受到教师们一味注重内容理解、人文感悟,但在感悟的同时却忽视了语言的运用和理解。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口语和习作词汇贫乏,语句不生动;或者是乱用词语,词不达意;对于意思相近的词语更是无法辨别和正确运用。到底是什么原因使词语教学如此低效呢?
一、现象扫描:词语教学在课堂中日趋迷失
纵观当前中高年级中的词语教学现状,我们认为存在着下面几种误区:
1、浮光掠影——忽略了运用汉字形象化的特点
汉字是审美性的文字,教学时挖掘展现汉字本身的文化特性, 给学生建立起一种能动触发联想的审美联系,能有效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但在现实教学中,往往有教师只重视词语本身的意思,却往往忽略了其文化特性的疏导,以致丧失了激发学生对词语美感的喜悦感和惊讶感。一位教师教学“蚯蚓”一词时提问这两个字是什么偏旁学生回答虫字旁之后,教师简单地评价“观察很仔细,旁边是山丘的丘加上引用的引,挺好记的一个词”,教师纯粹是从词的表面理解,这样学生根本不会有多少兴趣。
2、买椟还珠——疏忽了对词语丰富意蕴的开掘
词语的字面解释后面有着丰富的意蕴、感情色彩。如果仅仅让学生通过查字典、背《词语手册》上的解释来理解词语的意思,学生理解的仅仅是字面上的意思,很难与学生的精神领域建立广泛而紧密的联系,缺少灵动,缺少生命力。
案例《掌声》
学生:犹豫是什么意思?
教师:课前我们查了词典,谁来告诉他?(一学生把注解读了出来:拿不定主意。)你明白了吗?(学生点头)。
词语的学习,本来就是一个主动探究的过程:即学生通过文本“探索”“研究”“理解”,发现作者对这个世界的某一方面的观察、感受和思考。其实犹豫一词在文中很重要,教师简单化处理,使学生丢失了大量的学习机会,实在有些遗憾。
3、以偏概全——忽视了在整体把握中理解词语
这里所说的“整体”有两个意思:一是指一篇课文就是一个大的语言环境;二是指课文中各个词语组合形成一个整体。教学实践中,教师做的比较多的是在语境中理解单个词,而很少同时针对和运用多个词语展开教学,割裂了词语与句子和词语与词语之间的联系,孤立地教学词语,忽视了“整体效应”,必然导致学生对词语的理解的偏差,影响了教学效果。
二、策略探微:在“词意”与“意蕴”中出生入死
词语教学不是语文教学的点缀,应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重在建设学生的精神家园。钱正权指出:构建学生精神家园的元素有两个,一是在情感方面,树立理想信念,培育意志品格,懂得人精神存在的价值。这是在丰富人的内心世界和塑造人的灵魂;另一个在理性方面,发展理性思维,学会生存的智慧,具有认识世界的能力,创造的能力。笔者认为,在词语教学中,词意与意蕴两者同样缺一不可且不能分离。知词意,就有言语表现;悟意蕴,就能和谐共生。
(一)摩挲其生气——追寻词语的鲜亮
当词语被作者当成抒发情感的工具的时候,每一个词语都是富有温度的。因此,在词语教学中,借助不同形式,让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触摸词语的温度,从而亲近了词语,真正积累了词语。
1、读,体会词语个性色彩
就是像读文章那样,要抑扬顿挫、平仄起伏,用不同的语调来读词语。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一个个词,而是一段灵魂的颤栗,在这样的词语教学中,给词语赋予了情感的温度,渲染上了生命的色彩。
书声琅琅 朗读可以使语感细腻,学生在朗读中,能从言语的声音、语气、句式等多角度体察作品的内在意蕴,“使其言皆出于我口”,“使其意若出于我心”。《搭石》中“协调有序”的美,引导学生体会,抓住“人影绰绰”、“清波漾漾”等词,读出美感。
佳词精读 精读使语感深刻。《在大熊猫的故乡》?中很多词语很美:苍绿幽静 鸟鸣声声? 郁郁葱葱 ??泉水清清? 箭竹茂密 ?流水涓涓,引导学生想象画面的美妙,对关键词语深入品味,发掘作品背后深藏的情感。鼓励学生调动生活经验,用语言对词语进行情景描述。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读出了词语的内涵,读出了自己的情感。中国汉语的形象性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2、想,绘出词语感性形象
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借助联想和想象,通过感性的学习方式学习课文中一些抽象的词语,激活学生头脑中储存的生活表象,化干瘪枯燥的符号为形象鲜活的画面,有效地唤起生活积累。
◆展开再现性想象
根据文章中语言文字的描绘,化符号为画面,化间接为直接。让学生想象文
章的人物形象、自然景色、活动场面等,是文章内容在学生头脑中清晰呈现。
当我们看到“桃红柳绿”,脑海中便浮现出这样的一幅画面:春天的山坡上,桃花在春风中绽开了粉红的笑脸,柳树在湖畔梳理着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四单元我们的生活空间 单元教学课件 2025北师版数学三年级上册.pptx
- NB_T 20006.5-2021 压水堆核电厂用合金钢 第5部分:反应堆压力容器封头用锰-镍-钼钢锻件.docx VIP
- 肾衰竭并发症(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表现、处理与护理.pptx VIP
- 双诺希胶囊2定稿).ppt VIP
- 【低空经济】无人机防反制系统设计方案.pdf
- 2025年甾体激素原料药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五到十年行业发展趋势报告.docx
- 《中医经络面部美容》课件.ppt VIP
- 2025智算中心行业研究报告.pdf VIP
- (2025秋新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PPT课件.pptx VIP
- 油料配送操作规程.docx VIP
文档评论(0)